50

长征不可或缺的出发原地

最近《中国邮政报》发表的姜毅生、熊元斌的文章《有出发地才有结束地——谈“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邮票原地》(以下简称姜熊文),提出了“江西瑞金是中央工农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也应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邮票的首发原地”的观点,对比,笔者想做些补正。
  姜熊文忽略了长征出发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当年红军长征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保存红军有生力量,从不同地点、率领不同部队的一次战略大转移。这里的“不同部队”包括中央红军的5个军团和由中央、军委机关编成的2个纵队共8万人,而“不同地点”既有江西的瑞金、于都,也有福建的长汀和宁化。

  《毛泽东选集》明确记载:“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大转移。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走过终年积雪的高山,越过人迹罕至的草地,历经艰苦,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两万五千华里(一万二千五百公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胜利到达陕西北部的革命根据地。”[见首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注释(20)]为此,笔者具体阐释一下长汀、宁化是红军长征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出发地之观点。

  地处福建西部的长汀,被称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和“红旗不倒”的“三红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汀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这块红色的土地锻造出近40位将军级、省部级领导。长汀在红军史上留下许多第一:红军第一次在长汀统一了军装,发放军饷;红军第一个军团建制——红一军团在长汀成立;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中央苏区第一支赤卫队——长汀赤卫队;中央苏区第一次创设了市级苏维埃政权——汀州市;中央苏区第一所红军医院——福音医院。这些历史痕迹无一不向人们昭示着:长汀是红军长征的最早出发地之一。

  宁化县地处福建西部边陲,素有“苏区乌克兰”之称。当年宁化对红军长征贡献颇多:1934年4月,中央苏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扩大红军运动。宁化在参军1460人的基础上,扩大自卫军3717名,组织运输人员1600名。至长征前夕,宁化又有200多人加入红军。此外,宁化在6月就为红军大规模战略转移集粮7480担,又在8月间仅用半月集粮3.4万担。从宁化出发的中央主力红军有以下几个部分:广昌战役后,红军撤向江西石城以北地区时,驻宁化西部凤凰山的红三军团第四师,出发时红三军代号为“福州”,第四师代号为“赣州”;驻扎宁化淮土一带的中央直属炮营,出发后编入军委第一纵队第三梯队;1934年9月底从西城撤入宁化隘门驻防的少共国际师的一个团;1934年9月底驻扎宁化上曹坊、下曹坊、滑石一带的红九军团后方机关和设在宁化方田沙罗坝的红三军团医院及一部分伤病号。1934年10月6日至8日,上述部队先后从宁化西南的大王、凤凰山、隘门、曹坊一带出发长征。

  正如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钟泉在其研究文章中所指出的:“长征的出发地是多元的,属于不同层面的出发地不止一个。比如,瑞金是中央首脑机关的出发地,于都是中央红军绝大部分队伍的集结出发地。还有红军部队从其他地方直接出发突围的。”(摘自石钟泉著《中央红军长征与宁化》)

  由此可以看出,福建长汀、宁化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原地,同理,江西瑞金、于都之外的红色根据地,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也可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邮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