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我国南极考察队乘极地号科学考察船赴东南极普里兹湾内的拉斯曼丘陵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的建立,为扩大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成果,为和平利用南极造福后代创造了条件.
邮电部于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发行<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站>纪念邮资信封一套,共一枚,邮票图是中山站集装箱式高架式建筑和极地夜空的极光.信封左侧图案是中国南极考察站站位示意图.
近日,随着英国再提对南极主权要求,南极主权战火再起.
南极的富饶让很多国家垂涎。一场围绕南极领土权利的争夺战将再度打响。
自2007年10月份英国外交部证实英国政府将向联合国提出南极洲部分主权要求后,智利外长福克斯雷10月22日公开表示,智利不会放弃在南极享有领土权利,并将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对南极大陆领土要求。阿根廷随即也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而早在2007年七八月间,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丹麦和挪威等国已经分别提出过类似的要求。新一轮极地领土争夺初见端倪。
南极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早在1908年,英国政府就第一个提出对南极洲拥有主权。随后,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也纷纷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而美国和前苏联也再三表示保留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1959年12月,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阿根廷、智利、日本等12国签订《南极条约》(1985年10月7日,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宣布暂时“冻结”相关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禁止提出新的领土要求。使南极争夺在表面上暂时趋于平静。而到2009年,《南极条约》中规定的50年“冻结”限期将满,相关各国将对条约进行新的修订,因此各国再一次将此议题摆上台面。
世界能源危机使得南极丰富的资源进入人们的视线,世界各国纷纷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展开对南极的资源调查,有些国家在‘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的名义下,一直从事着矿产资源的考察与勘探活动。以国家海洋局局长陈连增为团长的我国政府代表团,对南极中山站及附近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陈连增指出,在南极,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科学的问题,它与国家利益密切相连。20多年来,我国开展的极地考察工作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争取和维护国家的权益,增强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
发行邮票是主权宣誓的一种通俗方式,日韩二国的独岛邮票战正打得不可开交。JF20南极中山站邮资封,是我们在南极大陆活动的历史见证。
世界能源危机使得南极丰富的资源进入人们的视线,世界各国纷纷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展开对南极的资源调查,有些国家在‘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的名义下,一直从事着矿产资源的考察与勘探活动。以国家海洋局局长陈连增为团长的我国政府代表团,对南极中山站及附近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陈连增指出,在南极,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科学的问题,它与国家利益密切相连。20多年来,我国开展的极地考察工作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争取和维护国家的权益,增强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
发行邮票是主权宣誓的一种通俗方式,日韩二国的独岛邮票战正打得不可开交。JF20南极中山站邮资封,是我们在南极大陆活动的历史见证。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