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纪念邮资片防伪初案

  1984年8月1日,我国邮政部门开始发行第一套纪念邮资片(简称JP),至今共发行138套,173枚(不包括错片)。

    早些年,由于集邮市场平静,无人伪造,印刷邮资片也没有采用防伪措施。随着集邮市场上出现伪造邮票和邮资封、片的犯罪行为以后,纪念邮资片也开始采用防伪措施。

    据我的研究,纪念邮资片防伪是从.Jp88开始的,在JP88名址线上采用微缩文字从头到尾构成一直线的防伪印刷手段。开始使用的微缩文字是代表中国邮政的英文字母:“cHINA Posrr”。用这组字母印刷微缩文字防伪措施一直使用到2001年的Jp96(其中JP94未用)。从JP97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开始,邮资片名址线上的微缩文字,不再是同一的“cHINA PosT”,而是改变为用每套片不同纪念主题内容的简缩文字的字母缩写了。1P97用“HsDH”(华商大会的汉字拼音的第一字母),1P98用sJKJz”(世界空间周)……。直到现在,纪念邮资片绝大多数都在名址线上采用代表该片主题文字缩简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为序的微缩文字防伪。但也有几套例外,IPll4“LET FENG”雷锋,JPl38“ERPAo”二炮,使用全拼音,JPl03采用“cDMA”(中国移动通讯网的英文简称).JPl04采用“AAPP”(亚洲议会和平会议的英文简写字母),JP106采用“TMS uP,”(世界羽毛球赛汤姆斯杯、尤伯杯的汤姆斯、尤伯英文的第一字母),JP109用“CIFIT,JP110用“GEF’,lPl36用“CSSD”,JPl37用EXP()”,都是英语的简写字母。但让人不解的是,从JP88开始在名址线上采用微缩文字防伪至今,JP102却没有采用任何防伪措施,名址线仍是以前的网点成线。我分析其原因,应是因为该片是为纪念“中国国家足球队获得2002年世界杯决赛资格”而赶印,来不及设计制版印刷微缩文字防伪措施的吧,只有这种解释才说得过去。

    随着科技的发展,邮票的防伪措施不断增加,邮资片的防伪手段也在不断增加和复杂化。据我的观察,从2003年7月15日发行J1P115开始,不但使用微缩文字防伪,而且开始使用荧光变色油墨和珠光油墨印制纪念邮资片了。自JPll5至JPl38,每片都用上了荧光变色油墨或无色珠光防伪油墨。有的片上还采用了多种颜色的荧光变色油墨。使用的部位先是邮政编码方框,然后扩展到邮资图和主题图案。但不是每一次、每一张片、每一部位都同样采用。有的全方位采用,有的部分采用;有的采用单色荧光油墨,有的多色并用;有的使用防伪油墨面积大,有的只是点缀而已。我在紫光灯下观察到使用各色防伪油墨最多,部位最全的要数JPll5,邮政编码方框、邮资图、主题图画全方位都用上了防伪油墨。主题图中黄手套变朱红手套,赭色羊角变成深红色羊角,黄色天空变成浅红色天空,黄脸变肉红色脸,蓝地坪变绿草坪。邮资图中的浅黄色飞轮变深橘黄色飞轮等多种。JP132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一片的邮资图中,赭色和橘黄色的毛主席诗文、山脉在紫光灯下变成闪亮的鲜红色,光彩夺目。单独使用红色荧光变色油墨最复杂、最精细的要数JPl25《天津建城600周年》了。邮资图中大钟上的铭文、背景INNi中的题跋、印章,小如针尖,细如丝线,在紫光灯下都由赭色变成鲜红色,一点一画,红光闪闪,清晰可见,毫不含糊。主题图的城楼建筑,在紫光灯下,更灯火辉煌,红光耀眼。而使用红色珠光油墨面积最大、最耀眼夺目的要数JP124“中国艺术节”,使用荧光变色油墨和珠光油墨最多、最鲜艳的还有JP128、JPl34、JPl37等。

    另外,从印制明信片使用的白光卡纸来看,也有两种。-其中一种(IP明信片中绝大多数使用这种卡纸),在紫光灯下可以看到布满整片的淡蓝灰色花纹,类似水印。这些花纹构不成什么图形,但很有规律。而且近期的JP片花纹中,还隐现出淡黄色椭圆形亮点,有的竟有半粒米大小(如JPl36)。另外一种卡纸,在紫光灯下是白色一片,不显花纹。<br><br>&nbsp;&nbsp;&nbsp;&nbsp;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还会给我国邮资票品的防伪措施带来更大的飞跃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