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封中珍品:jf20号中山站 dom

1908年英国宣布对包括南极半岛在内的扇形地块及其水域拥有主权,其后,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智利、阿根廷、挪威先后对南极提出领土主权要求。其中澳、法、新、挪四国互相承认各自的领土要求;阿、智、英三国要求的领土互相重叠,三方坚持各自的主张,互不承认它方的主权要求;美国、前苏联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同时保留他们自己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这样,到本世纪40年代,上述七国已对83%的南极大陆提出了领土主权要求。由于对领土主权要求的纷争,致使南极大陆成了多种矛盾的焦点。这些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多边条约以缓解各种矛盾与纷争。

在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有12个国家先后派出了上万名科学家,踏上南极洲,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南极考察。从此,人们希望了解、亲近、考察和开发这块处女地的热情与日俱增。基于上述原因,又由于美国国务院对南极洲科学考察进行了重新研究,由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出面倡议,于l 958年10月召开l 2国南极会议,着手缔结一项《南极条约》。1959年l0月,12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了有关南极问题的正式会议。12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经各国政府批准后,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起正式生效。

从此,许多国家均以南极考察的名义,对南极进行实际占领。

我国于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日条约对中国生效。1985年10月7日被接纳为协商国。出于对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考虑(实际上是对政治军事国防诸方面考虑),我国政府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与中山站二个科学考察点(详见jf20号中山站邮资封)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邮电部于1989年2月28日发行《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站》经念邮资封,邮票图案是中山站全景,左侧图案是南极地图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的意示图。中山站纪念邮资信封的发行,以国际上通行的方式记录了我国在南极的活动情况,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