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免资封片“边缘素材”非议

  据说免资封片是邮政用品类别中的“边缘素材”。

  遍查集邮文献,无此说法,仅在一份民刊《蜀陵》2004年第2期上见到《邮政用品类别中的“边缘素材”》一文,专述免资封片的“边缘素材”问题,近期又见有的集邮网上,旧文翻作“精华”贴贴出,难免有的免资集邮网民产生疑虑。

  免资封片刚刚解禁,免资展品又刚刚以邮政用品类在国展亮相,骤起“边缘素材”的舆论,此与免资封片参展“性命攸关”,不得不探个究竟。

  什么是“边缘素材”?顾名思义大慨是介于适用与不适用之间的素材。学习《FIP竞赛性展品评审总规则》、《FIP邮政用品展评审专用规则》及《指导要点》也未见此说,而免资封片是邮政用品类别中的“边缘素材”更是子虚乌有。该文的“为什么”,根据是FIP邮政用品的定义和性质,其理由有三条,让我们来逐条分析:

  “首先,邮政用品应该是一种‘预付’邮资的邮政用具,而不是免付。”

  FIP邮政用品的定义:“邮政用品……其上带有经正式批准预先印上的邮票图案、或分级标识或说明文字,用以表明邮资的一个特定面值或相关邮政业务资费已预付过了。”定义的核心(精神实质)是邮件“带有邮资”,即“预印邮资”(邮票或分级标识或说明文字)、“表明邮资”(特定面值或己预付)。免资只是对用邮者而言“免付邮资”,并非邮品上不带邮资,免资,邮资为“0”,只是邮资的一种特殊表现型式罢了。(详见《集邮报》2006年第34期拙文《免资封片属于邮政用品》,不赘述。)

  “其次,邮政用品上必须带有邮票图案或相当于邮票图案的表明某一特定邮资己经预付的相关文字,邮政用品上的特定邮资一般仅是某一特定邮政业务中的最基本资费,比如一个单位的本埠明信片邮资或一个单位的国际挂号信函邮资,如果寄件人未按照该邮政业务超范围使用该邮政用品,比如使用国内平信邮资的邮资信封寄发国际信件;或按照邮政业务使用该邮政用品但超重,邮局还要加收相应的邮政业务差额资费。”

  不知该文作者仔细看过免资封片没有。比如上海邮电管理局发行的纪念“世界通信年”免资片,正是“预印”有相关文字“使用说明:……自1983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上在上海市范围内本片可以作平件免资互寄,寄往其他各地按现行资例纳费。”这不明明特定了 “本埠”(上海市内)“平件”(邮政业务最基本的资费)邮资,已经邮政部门准许“可以免资互寄”,如果寄件人未按照说明(该邮件业务范围)使用,超过免资范围、免资时期、免资业务种类使用,则按现行资例纳费。上海免资片现存不少补贴邮票挂号实寄片、贴票实寄外埠片,超过免资期实寄欠资片,足以可作佐证。各地预印免资封片大都如此,例不胜举。

  “第三,这些邮政用品往往都是公开发售的,是不限制公众使用的。”

  免资封片发行量悬殊较大,多到10万枚,少只有几十枚,一般量大者公开发售,如上海免资片、龙海免资片、邯郸免资封免资片、武汉免资封等等,量少者虽不卖钱也是公开赠送集邮者,不论量大量少、发售与否,都不限制公众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免资封片那里“或多或少的有违邮政用品的基本定义。”

  再说如何评价这些邮政用品。由于各个国家不同邮政时期邮政与邮品的情况千差万别,国际集邮界对邮政用品某些问题仍有争议,但并未影响其按邮政用品类组集参展。世界邮展上评价邮政用品某些(边缘)有争议的素材不是多重标准,而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国际集邮联邮政用品集邮委员会主席哈金斯在中国讲课时多次说过“灵活性”,比如他说“邮政用品展品……邮品上至少应带有一个已经官方批准的预印的邮资图样,或者分级标识,或者说明文字,用以表示一个特定面值的邮资已经预付过了。对此要掌握一定的灵活性。”一个国家的邮品在本国受到高度重视和评价,也影响着国际上高看一等,这就是为什么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我国解放区免资军邮邮政用品得到承认,而日本发行的军邮品不被接受的原因。如果区邮自己都看不起,别人能说好吗。如何看待免资封片,可以从中受到启迪。至于现代的免资封片由于太年轻,其重要性较低,评价不高在情理之中,但评价不高不等于就是“边缘素材”。更不是“无论新旧都不能在邮政用品邮集中展示”,可以肯定FIP邮政用品展品评审规则中没有这条规定,世界邮展尚未见免资集邮单独展品申报参展的记录,又何来惯例。免资封片展品参加世界邮展也许望尘莫及,参加邮政用品类(2006年太原)国展已有先例。

  讲了这么多,我们来听听哈金斯在讲课中的现场问答:“问:……邮资等于“0”,即免费的类似邮品算不算邮政用品?答:……免费的东西,如果是邮局公开出售(发行?)的就是邮政用品。什么算,什么不算,不是固定不变的”。(见《国际集邮专家讲学录》)免资封片属性由此明确无疑。

  界定邮政用品标准是普遍接受的上述传统定义,免资封片要么是邮政用品,要么不是,何来既是又不是的“边缘(素材)” 邮政用品。免资封片是否是邮政用品,在集邮学术上见仁见智,可以继续探讨与争鸣,但如果在国内邮展评审上先入为主把免资封片“边缘化”,归入所谓邮政用品类别中的“边缘素材”,则会给已经解禁的免资邮品参展以新的桎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集邮是一种郡众性的文化活动,参加竞赛也不例外,免资集邮者大可不必也不应受到“边缘素材”的思想束缚,要坚定信心,努力进取,编组高水准的免资邮集,积极参加国内各级邮展。愿望集邮专家名家扶持新生的大众的免资集邮,为我国集邮事业百花齐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