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他画的花卉题材,涉及梅、兰、菊、牡丹、荷花、水仙等许多种类,但特别偏爱梅花。他早年专攻书法、诗词和篆刻,30多岁时才在任伯年的鼓励下学习绘画。他学绘画就是从学画梅开始的。梅花具有“冰肌铁骨绝世姿,世间桃立安得知”的孤傲冷艳,清逸豪放的气度。在漆黑污浊的旧社会,吴昌硕把画梅作为一种“缘物寄情”,梅花便成了他毕生所画最多的题材之一。吴昌硕所画的梅花作品很多,每一幅画上都有咏梅诗句。为了永远与梅花为伴,吴昌硕特选定十里梅花的余杭超山,作为长眠之所,以遂他“安得梅边结茅屋”之宿愿。
我国1984年发行的T98《吴昌硕作品选》邮票中,除了两枚篆刻作品外,其余6枚分别是选用的吴昌硕的花卉作品:“双桃”、“芙蓉”、“紫藤”、“牡丹”、“秋菊”和“梅花”,其中“梅花”图面值20分,是当时的挂号邮资。这幅“梅花”图构图简洁,两枝由粗到细的墨线,作为梅花主干,竖向向上并在上方交叉;上侧又伸出数枝梅枝,杂而不乱;红色的梅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的感受。作者的笔墨苍劲,透露出金石趣味。左侧空白处竖排五言诗“梅花铁骨红,旧时种此时。艳击珊蝴碎,高倚夕阳处。百匝饶不厌,园涉颇成趣。太息饥驱人,揖尔出门去。壬寅春王正月对花写照老苍。”左下方题七言诗一首并有“光绪二十八年岁在壬寅中春元月”款。作此画时吴昌硕正好60岁。
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画欣赏•第4辑•吴昌硕(花卉)》明信片中,有一枚“冷艳”图,就是T.98《吴昌硕作品选》中的“梅花”邮票的原作,可惜在选作明信片图案时,将原作裁去了一些,好在其保留了原作的绝大部分。这枚明信片可以配T.98-7邮票,制作成“原画”的极限片。2007年国庆节期间,我就在苏州古旧书店买到此片。买片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制作极限片。选什么邮局盖销呢?我颇费思量。……
按照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的要求,绘画作品极限片的盖销邮局,应该是作品的发现地和创作地。作品的发现地一般是指出土文物或者隐匿了许多年突然露面的那些作品,而传世品则应该首选创作地。据此,我想盖创作地日戳。刚开始时,我没有认真查证,想当然的认为创作地或者收藏地应该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所以将片寄给了北京
相关链接:
吴昌硕(1842-1927)近代杰出书画家,浙江安吉人。原名俊卿,字仓石,一字昌硕,号缶庐,又号苦铁、破荷 、大聋人。曾经做过清末的安东(今江苏涟水县)知县。是我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吴昌硕的艺术贵于创造,他以书法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显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得厚老辣,力透根背,又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喜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
ym PM,s!y0 吴昌硕书法中篆书最为著名,他所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笔。他的书法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a!e0[$z2k$[2zC H0 日本人称赞吴昌硕为唐之后第一人,对他极为推崇,专门铸造吴昌硕半身铜像,赠西泠印社陈列。他30岁时求教于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任伯年拍案叫绝,并预言吴昌硕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