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记黄渡加盖票

    民国元年,即两历1912年3月间,南北统一。邮局对于公务单册以及发出任何单据,上面有大清字样者,悉令加盖“中华民国”四字。仓卒间,刻就木质印戳应用,并通令各内地分支等局,一律照改。匝黄渡邮政局员,未谙原委,误盖邮票上。斯时葡萄牙人卡司脱casta首先发现是项邮票,即日赶赴黄渡,要求该局员盖成数套,至7分为止。因该局属于乡村,大数票不备之故,次日继续去购。并先自购备至7分止之票,贴就信封若干套,要求盖红黑二种(红者系中国寻常印泥也)。卡司脱将购得之票出示上海邮政司,问其是否正式加盖。当时邮政司一见之下大为诧异,知有误会嘱将邮票留下,俾便稽查,并声言此乃邮员误会,并非正式。讵卡司脱一听系误会而盖,且经邮司当面证明,于是视为奇品,不肯留下而去。邮局随即派稽查员赴黄渡局视察。

    岂知卡司脱早已赶至该局,要求将所存之票,加盖红黑两种,悉数购下。局员不允全数出售,因恐他人寄信时无票可售也。正在争论之间,稽查员亦已赶到,一面伤局员止售,一面命卡司脱将现时购得数套缴出。双方争论良久。惟票已在卡氏之手,只得任其携去。邮局因发生此事,即将黄渡局员渊回,重加申斥,几乎革职。双方苦乐不均,售票者受罚,而得票者大得其利,亦邮界趣闻也。

    今觉按:此稿约在四五年前,朱君应余之请求而作者,未及登载,而《邮学月刊》已停。兹见上期邮讯,朱君追述宣统票售卖盛况,忽然忆及,乃检出付印。当时误会实不止黄渡一局。惟黄渡一局,距上海总局近,发觉较早耳。此项误会加盖,最出名而见之纪载者,尚有都昌县建阳府等。又哈尔滨所盖,仅有中华二字。此外码头镇柳州等等,以余所见,不下十余种之多。从前有一 德人,收藏此项连票信封甚多,可以辨别某种加盖 属于某地。若新票则非 与旧票比对,不能知其属 于何地矣。余思以400元 购其全部,渠所欲甚奢,遂未成交。维也纳维巴邮展上,有人陈赛此类非正式加盖票甚富,或者即某德人之物耶。余曾考其误会之故,盖英文通告上有stan,p字样。此字在英文有两义,一为加戳,一为邮票,以致局员发生误会也。在1846年前,美国未有邮票制度时,凡寄信缴过邮费者,皆以打戳别之,后来始制成邮票。若严格以论之,则邮票应名粘贴邮票A bhesiue scamD方为合理。余有美国最初未发行邮票时打戳寄递之信封十余枚,尚是初集邮时所购,现已不集外邮,如有同好者愿以廉价割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