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极限集邮爱好者。由于经常将自制极限片寄至相关集邮公司加盖邮戳,因此遇到的感人事和烦心事都不少,从不同的侧面体味到邮政从业人员迥异的作风和风貌。
经粗略统计,去年我将300多枚自制极限片(耗费邮资千余元、双向挂号)寄至全国96个市、县的集邮公司请求加盖风景戳或普通日戳,其中有88个公司将我所寄邮品盖戳后寄回,有8个公司虽多次联系或查询,至今未将邮品寄回。
在与这些集邮公司的交往中,绝大多数公司不因利小而不为,热情服务,有求必应。每当我收到寄出的盖戳片后,顿时生出只有集邮者才能体会到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特别是在将这些邮品组集参展获奖时,心中更是对那些不知姓名,但曾给予自己帮助的集邮公司员工产生一种感激之情。在此,我要特别提起几件感人的事。
当我将三枚自制“千寻塔”片寄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集邮公司求盖邮戳时,该公司经理陈光发发现我错将一枚其他明信片当成“千寻塔”而制片后,竟精心洗下邮票,贴在自己收藏的明信片上另制一枚极限片无偿赠送给我,同时还附言说明原因,真是既赠邮品,又惠邮识,令人感动不已。
当我将两枚“景颇族”和“布朗族”自制片寄至云南省双江拉祜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集邮公司求盖邮戳而被遗失后,该公司一位姓董的经理竟多方查询后找到我的电话号码,两次来电请求谅解,随后又寄给我一本《双江拉祜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内含个性化邮票一版和一套极限片)以作补偿。
我在2006年11月15日调整邮资前寄往内蒙鄂温克、四川九寨沟、海南琼海、吉林长春、南京中山陵等处求盖邮戳时,附寄的挂号回程封都是按老邮资标准贴的邮票,而当这些地方寄回盖片时,均按新邮资标准无偿为我加贴了邮票。
但是,我的求戳经历中也不乏无奈和苦恼之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有的集邮公司收到我的求盖片后不是及时加盖寄回,少则月余,多则数月才予以办妥寄回,有的甚至要几次去函催促后才给予办理;二是有的集邮从业人员欠缺集邮知识,不是将邮戳盖得不是位置,就是将戳盖得东倒西歪,甚至出现盖戳不全不清或是涂花而报废,使我们这些集邮者艰辛收集的成果和参展愿望付之东流;三是有的集邮公司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费用不统一,少则0.5元,多则1元,我们这些集邮者又不可能先询问好每个地方的收费标准后再寄邮品,真是让人有点无所适从;四是我那些未被寄回的邮品绝大多数都是我千辛万苦、高价收集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物、风光、少数民族等的明信片,并忍痛拆散套票而制作的极限片,怎么寄出就一去不回、石沉大海了呢?我去函查询,回复是:时过已久,查无着落,或是前任经手,已经调离,无法过问。甚至我将正式查询单复印件寄给有的地方邮政局领导反映情况,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连只字片语的回复也没有,这不得不令我做出如下判断:要么是集邮公司管理混乱,工作无序,责任心不强而将集邮者的邮品丢失,要么是票、片珍贵,集邮公司工作人员见财起意,占为己有,看准了我不会千里迢迢为几张极限片找上门去,就以不慎遗失为托词敷衍了事,有的干脆默不作答,看你怎么办。
以上种种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些集邮公司依然存在管理混乱,制度缺失,从业人员工作马虎、服务不周、邮识欠缺等问题。所以,我这个老邮迷热切盼望各地集邮公司和邮政主管部门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服务,使我的晚年集邮生活更有乐趣,也为所有的集邮爱好者创造一个“集邮快乐、快乐集邮”的氛围。
(贵州省安顺市的一名老邮迷 蔡恭勉)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