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警惕并反对原地封片的造假贩假行为

 

实寄封造假贩假问题由来已久。原地封是实寄封的一种,原地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得到发展后,随着一些精品原地封的升值,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原地封领域的造假贩假问题越发突出。中国集邮报就曾披露了几起造假戳、假封被判刑的先例。近日在更是出现了一起大规模的原地封片造假、贩假事件,已经嚣张到了公开在网上贩卖。后经北京原地界讨论和多位邮友质疑,造假者终于低下头来。


  原地封的造假分为邮戳造假和隐蔽造假两种表现形式。邮戳造假是一种彻头彻尾地、赤裸裸的造假行为,是违反邮政法的犯罪行为。造假者往往参考其他邮友制作的真品原地实寄封,用电脑刻章形式复制、翻刻同一戳样、戳号、日期的邮戳,盖在后制作的封片上,是赝品。近日在网上更是发现了翻刻、买卖外国邮戳的现象,如再不加以制止,将不断扰乱原地封集邮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断冲击原地封集邮的道德底线。


  而隐蔽造假更显得隐蔽和无奈,最可怕的是使用此造假方式的集邮者包括一些很专业的集邮者、职业邮商甚至所谓的集邮家。这种造假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倒戳”,即把已逝去的日期邮政日戳倒拨至原地首日日期,再打上倒拨的落地戳,形成“寄、达造假一条龙”的“倒戳”造假模式。有一些人殊不知这种行为就是造假,不但见怪不怪,甚至不以之为耻、反以为荣、。这种造假形式且不说它的意识形态,单单其造假模式来说是危害相当大的。这种倒拨日戳盖出来的原地封,是极难以察觉的,与真品几乎无二。这也是长期困扰原地封集邮打假的一大难题。解决方式只有寄望于邮局工作人员自觉遵守邮政法规,不倒拨日戳。


  一些邮商见利望义,知假贩假,获取暴利。就拿这次网上贩假事件来说,竟然把在前两年的首日原地地点无法拿到的普通邮资明信片白片(专用邮资图未加印白片)在首日“寄”了出来。除此之外,造假者更是异想天开,制作了一大批2003年“寄”往国外两个小国家的原地首日实寄小版张封,且“货源”不断,令一些原地界先驱目瞪口呆。


  现在已是打击造假、贩假以及翻刻、倒拨邮政日戳违法犯罪行为的时候了。原地集邮界的先驱们,请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