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收集到一枚明信片,画面为20世纪初日俄战争为背景的东北亚地区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初这一地区的局势。虽然日俄战争结束已经百年有余,当时中国清政府没有参战,但是战争发生在我们的国土上,是帝国主义为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这枚明信片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明信片是在1904年3月31日从瑞士的巴塞尔(Basel,亦作Bale)寄出,邮资10分(10 c),至法国的港口城市戛纳(Cannes),到达日期是4月2日,从地图上看两地直线距离约430公里,而实际邮路应该超过500公里,这件国际邮件只用了三天,看得出当时欧洲的邮政业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通过查阅《中华世界邮票目录》和《斯科特邮票目录》得知明信片上贴用的邮票是1882年至1899年间发行的数字邮票系列中的一枚。明信片则是德国莱比锡印制.后被带到瑞士,从一家旅馆寄出的,明信片上旅馆的戳记可以说明这一点。
通过阅读史料,并以明信片上的地图及20世纪初出版的地图作为参考,笔者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满洲地区铁路(东清铁路,中华民国后称中东铁路)建设已初具规模,从哈尔滨到大连及经牛庄(营口)至京津地区的铁路也已建成。虽然从邮政史上看,一枚明信片及其贴用的邮票并无重大意义,但从当时国际环境来看,发生在远东的这场战争对欧各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印制这枚明信片的国家,正是中日《马关条约》后与沙俄共同向日本施压(史称“三国干涉”)国家,从而看出当时世界列强对中国领土及利益的觊觎。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