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笑 胜 千 金
——拜年封设计琐谈
杨 奕
和往年一样,我又是从中国集邮总公司接受设计拜年封的委托,开始丁亥年拜年封的设计。和往年一样,定稿后便加班加点,日夜兼程按设计稿进行绘画。在没有更多回旋余地的条件下,匆匆收笔交稿,年年如此。
我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突击式的创作。尽管这种高速运转让作者和编辑们反复体验了从创意、定稿、绘制、编缉、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过程中那忙不叠的狼狈感。
我曾多次提议改进工作、简化程序,以摆脱被动局面,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在设计和精益求精的绘制上。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改变不少于60天左右的方案协调、讨论和不到6天的正式绘制,这种近乎10:1的工作局面。各种方案、提议、要求等要在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央电视台和作者之间像传球一样传来传去。不到最后一刻,方案是不会被确定的。
岁末年初,我这里往往是最忙的时候。诸事的收官、开局重叠在一起,事多、会多自不必说。我一般是尽量简化、淡化礼节性应酬,但仅小小的集邮圈里的事,就让人应接不暇。且不说索要拜年封的集邮爱好者你要一一应对,有多少签名画押搞得你晕头转向,有媒体、记者采访、要稿子你得认真对待,还有不应忘记的熟人、朋友……仅仅记住先后预约又必须按时签章回寄的邮品,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间,人的心情是很难平静的。这种忙乱就是创作拜年封时的外部环境。我依仗自己出手比较快的特点,再加之曾先后具体参与编辑的张石奇、赵星尔、孟洁还有董启凤等同志,这些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节奏快、业务娴熟的优秀工作者。大家共同努力,将拜年封届时推出。有几次因为忙得头朝下,甚至做了不能如期发行的最坏打算。但因有的同志带病坚持工作,还是赶在时间前面,没有误事。每每想到此,我也很佩服和感谢他(她)们所做的大量幕后工作。
从己巳年新一轮拜年封开局,经研究决定,改变以往结合一年来重大事件进行创作的方式,由56个民族载歌载舞的形式结合每年的生肖动物形象,从艺术气氛上展现社会生活主调。这使得画面和创作上更多了一些浪漫与自由。
今年是“猪”年。怎么解读这个“猪”的文化形象和内涵?我认为显然应该是正面突出圆满、丰富、充实和美好的概念。我在最初的几个方案中,除了选择鄂温克族、白族、畲族、汉族、高山族和毛难族为主体形象外,生肖动物则按中国人习惯的图案变形方式,做出“大肥猪”、“一窝猪”的方案。在第二组方案中,又侧重“猪乖乖”、“猪男孩儿”、“猪姑娘”和“猪宝贝”的概念进行设计。最后按中央电视台的要求,选择央视金属纪念品中的“金猪送福”的形象,并对其进行拟人化处理。对这样有生硬套用之嫌的处置,我是心存疑虑的。它不太符合我的理想形象,在心里,我叫它“猪精”’。也罢!“猴”年的孙悟空不也是个“猴精”吗?为了尽量使拟人化的猪与周围的人物协调一致,我将其定位于戴大头面具的小孩儿。同时也按近大远小的法则,将近前的四个小孩儿相对放大,使拟人化的猪尽量融合其中。
今年拜年封的画面采用绿色调,还有一块圆形地毯铺设其间。这样设计,一是用以区别上年品红色调,二是烘托圆满、丰富的气氛,还强调了绿色和谐的主题。
有人说,中国集邮总公司连续向我约稿设计拜年封:是因为我这个人凡事好商量,不过分偏执,而且出手快。我认为:履约过程中的守时、守信是最重要的。再者,大局意识、合作精神在这类设计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这个载体上向全国人民拜年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不是某个自恃艺术家的人自己玩潇洒或玩深沉,它应该让各个方面接受,让更多的人喜欢。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通俗性上。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由大俗致大雅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俗第一节的第一标准呢?
毋庸讳言,每年的拜年封不管人们怎么品评,它是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央电视台和作者共同创意、谋划,又互相妥协的结果。尤其对于我这个执笔的作者来说,不可避免的遗憾或多或少地留存其中。但也会消融在下一次的希望里。
当人们沉浸在过元旦,迎春节的欢天喜地气氛中时,我们正在时间压头的情况下疾跑冲刺。为此,我理解了为什么一些社会上的画家希望参与邮品设计,但一经接触又逃之夭夭的原因。方寸之间的艺术,不但有尺寸的限制还有内容、形式的规定,更有时间的锁定与紧逼。这对许多习惯徜徉于无拘无束天地的艺术家来说,怎么不是一个苛求?
看到每年发行量达50万枚的拜年封,不只一个人问我:“能给你多少设计费?”我真的想告诉他们:从我手中送出的每一个拜年封都是我一分钱不少的从邮局买的。集邮总公司能算清给我的设计费,但谁又能算清有多少人,等着我送封给他?又有多少封我要拿着送人?今年,明年……十年、二十年……如此持续不绝。我们怕被人忘记,但真的有人惦记着你、你也不能忘记有些人的时候,是否也会产生一种叫做“幸福的尴尬”?那么谁又能告诉我:开什么价能留住幸福?花多少钱可以打住尴尬呢?
但换一个角度想,到多少年后,这每年印量达50万枚的拜年封都各有其主时,你的心里是空虚,还是充实呢?为此,我还要说声“谢谢!”有道是“千金难买一笑”。春节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如果能让那么多人在拿到拜年封时开颜一笑,我也感到胜似千金!
你不觉得揣着钱自个乐的事值得做,让成千上万人乐的事更值得我们做吗!
当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新年钟声敲响时,举手向全国人民致敬后,在那年的拜年封上签上自己名字时;当春节晚会上,主持人李咏、周涛当众宣布:给赠台湾大熊猫取乳名的奖品是那年的拜年封时;当看着晚会内外的人们成把拿着拜年封请名人签名,加盖纪念戳,再寄往各地……那一片欢腾中有你的勾勒与点染,谁能说主笔设计的我和从事编辑的张石奇、赵星尔、孟洁等朋友们忙得不值呢?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