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难封
遇难封又称意外事故封,是指从意外事故现场清理回来的邮件封套。包括空难封、海难封等,遇难封往往保存状态极差,遭污损、破损、烧损的外表,正是该次事故的历史见证。在飞机空难、船舶海难及火车失事等意外事故中抢救出来的函件,在封上一般加盖有官方的邮件遇难戳记、通知戳记或贴上特殊签条;对有些破损严重的邮件还另行套封,并注明邮件延误的原因。
1873年1月,加拿大安大略省格拉夫顿附近的铁路大干线上发生火车撞车事故,从列车上抢救出来的邮件第一次被贴上了特殊封条。
几十年来,空难事故接连发生,但能够保存下来的邮件并不多,加上不少人并不知道"空难封"的收藏价值,随手丢弃不少,故存世量少,升值潜力较大。
验证空难封,最重要的的封上有关该次空难的标识。国外通常是邮局在封上加盖空难戳记或加贴一种说明该邮件因空难而被损的特别批条。我国则是采用在封上加贴通知的办法。如"85.1.18空难封"是济南市邮政局在封的背面上加贴一张用铅字打印的通知,上写:"××局:××同志:该件在元月十八日班机失事中受损,尚能前转投递,谨向收件人致歉意。1985年1月26日"。通知上还盖有"山东省济南市邮政局邮政业务科"公章。
遇难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尤其是一些国际空难中产生的残封更为珍稀。
二、退回封
退回封指由于地址不详、查无此人、收件人离开或因战乱等而无法投递的信件,经邮局加盖"退回"副戳或贴退件签条,退回寄件人的实寄封。
三、邮检封
出于战争、国家安全等特殊需要而拆封检查,经检查之后,在信封上加盖告别戳记,作为已经被拆查的标志。凡盖有邮检戳记的信封,称邮检封。第二存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属各地曾经实行对邮件进行检查的制度,产生了一批带有时代印记的邮检封。
四、军邮免费封
军邮免费封是贴有军邮邮票或盖有军邮邮戳、印有"军邮"字样免费邮资图的实寄封。1913年,中国首次开办军邮。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解放区人民邮政,多兼办军邮业务,也有设置战地邮政的,如胶东滨海战邮管理局曾于1945年前后发行"滨海战邮免费函件"封多种,这是专为滨海区八一群英大会纪念而发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7年9月起,军邮的寄递改归各级邮政机构办理。义务兵投寄信函,自1984年10月1日起,统一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制发的"义务兵免费信件"邮戳;凡盖有这种邮戳的实寄封,均是军邮免费封。该戳盖在非部队编制的公家信封上投递则无效。
五、文革封
"文革"时期的信封,一般简称文革封。"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在当时的实寄封上也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文革封中最具收藏价值的就是贴有文革邮票的实寄信封。
根据封上不同印刷内容,文革封可以分为"语录封"、"最高指示封"、"革命歌曲封"、"语录歌封"、"文革宣传画封"等等。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