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年前有人提出原地封这个名词时尚属“标新立异”的话,那么如今原地封的收集和研究已自成体系,蔚然成风。不仅收集者众多,而且《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史》等权威集邮辞书典籍,都把原地封或对原地封研究的介绍列入其中。
对此,只要不持偏见,就应当承认,诞生于1986年6月16日的原地封研究会功不可没。该会大力倡导原地封的收集和研究,组织会员探索原地集邮之路,开创原地集邮之风。我认为,从创新的角度看,这些年来自民间、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突破,并形成专类收集、研究方式和突出研究成果,且会员数量较多,会内凝聚力较强的,主要有两个集邮组织:一是生肖集邮研究会,一是原地封研究会。
原地封是在与邮票主题或主图直接有关的地点邮寄的信封。原地封的收集,强调原地实寄,邮资相符,票、戳、封统一,从而既深化和扩展了邮票的知识内涵,也体现了集邮者对邮品的史料性和收藏价值的器重。
这些年原地封集研之风的兴盛,至少起到了三个积极作用:一是原地封研究和原地集邮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为数颇多的爱好者。尽管邮市持续低迷,但对原地集邮的共同兴趣和不懈追求,使他们乐此不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集邮者队伍的流失;二是一些原地封集研组织系统而又连续不断地帮助会员收集首日原地实寄封,既满足了会友集藏的需求,也在纪特邮票通信使用量锐减的情况下,通过“人为”的努力,产生和存留了一批较为规范、可供编组相应的专题邮集选用的实寄封;三是原地封集邮方式的传播和对原地集邮活动的倡导,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如今,选择“原地”举办邮资票品首发式,已成为一种惯例和时尚,从而扩大了集邮文化的社会功能。
原地封集研,贵在集,成于研。十多年前,笔者也曾加入过原地封研究会。记得当时其会刊有一次讨论给笔者留下过较深的印象。那是围绕《今日农村》邮票有无原地和金山能否作为原地所展开的。它似乎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今日农村》这样的“宽泛”主题的邮票有没有原地或如何选择原地;二是选自某一地区的绘画作为邮票图案,原地应如何确定。笔者以为,正是在类似这样具体问题的探索中,逐步深化和形成了原地集邮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从而指导和推动了原地集邮活动的开展,并为我国集邮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由此可见,集邮创新有赖于理性思维,集邮活动离不开理论指导。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