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是1957年从外国正式传入我国的一种集邮类别,我国极限集邮与西欧等国相比起步较晚;进入80年代以后,极限集邮在我国初见成效,这个国际上的新兴集邮类别,深受我国极限集邮爱好者们的喜爱。
1988年9月,中华全国集邮联秘书长贾明出席了在布拉格举行的第57届国际集邮联大会并汇报了我国当前极限集邮活动现状时说:“目前,我国收集此类邮品的有几十万人,但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数百人自发组织了‘极限集邮研究会’……。”此后,上海、北京、武汉在全国率先成立民间极限集邮组织;尔后,又有广州、汕头、杭州、无锡、鄂州、成都、山西、南京、重庆、绵阳、西安、台湾等地相继成立了极限集邮研究会和联谊会;从此,极限类集邮活动在我国生机勃勃地发展着。
1989年10月12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的’89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首次有9部极限邮集参展。其中武汉吕汉松的《灿烂的中华古代文物》获得银奖、上海张锦纯的《中国名胜》获镀银奖;王文博的《中华大地》获铜奖。近十多年来,我国极限集邮戴金摘银,已成为强国,走向世界先进水平。
2001年7月28日至30日,博美堂杯全国青少年集邮展览在北京举行。有18部青少年极限集邮展品参展,其中辽宁董嘉丹的《雕像》获大镀金奖、加特别奖;北京孟翔宇的《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帽子”》获镀金奖加特别奖,加祝贺奖;重庆赵凌翼的《我们周围的花》,福建庄昕的《饭店》获镀金奖;其它参展的极限展品全部获奖,令人刮目相看。
青少年是集邮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从小抓起,注重培养青少年一代热爱极限集邮,正确引导,提高兴趣;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极限集邮向前不断发展?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指导下,应积极建立校园集邮协会,大力发展青少年极限集邮事业。
一、青少年极限集邮的现状问题
湖北省武汉市极限集邮事业,近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有二部极限邮集获省邮展镀金奖,一部极限邮集获全国镀金奖;一部极限邮集获得全国青少年极限类铜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经过湖北武汉师友们多年的共同努力,极限集邮基础知识得到了普及和提高。但是,要看到我国目前极限集邮领域中,还存在理论不够完善和健全;所规定的极限集邮名词,没有官方的意见和定论;编组极限邮集中伪片、假戳、不规范片泛滥;青少年极限邮集组集成人化等现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要纯洁我国极限集邮事业,就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极限集邮理论体系。从中华全国邮联,到省、市、县邮协,民间极限邮会都有责任,来进一步丰富完善,健全我国极限集邮理论体系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修改和制定极限集邮名词,我们极限邮人,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的努力。例如《极限集邮》总86、87期刊登了民间极限邮会会员陈森元撰写的《极限集邮名词术语(修订稿)》刊出后,引起极限邮人的反响;《极限集邮》总92期又刊登了陈森元对《极限集邮名词术语修订与商榷》一文,形成了一个较好的风气,已经有了一定影响的极限集邮名词术语,再建立一套先进的有指导意义的极限集邮理论,正确引导青少年热爱极限集邮。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亲自开动脑筋,动手制作邮集,从青少年抓起。
二、青少年极限集邮的规范管见
目前,普及和完善我国极限集邮理论,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通过民间极限集邮组织得到发展与提高。近年来,极限集邮基础知识得到完善和普及。武汉市青少年极限集邮活动,当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极限集邮队伍要发展,要培养青少年后备军,要增强对极限片的收集和欣赏能力及研究水平,努力攀登。
那么,要通过青少年对极限集邮的认识,正确引导他们学习极限集邮知识和极限集邮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帮助和辅导青少年参加极限集邮活动,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对极限片的研究与探讨的兴趣。邀请极限集邮名家和极限邮集获奖者,深入到大专院校,中小学校举办极限集邮知识讲座,举办极限集邮展览和邮识竞赛,从而使我们的极限集邮辅导员、专家与青少年极限集邮爱好者,面对面提问,解答极限邮识,增加亲切感,让他们联系更近、更方便。
在普及极限集邮知识的同时,提高青少年的集邮素质是重要的一环;通过普及、引导和提高,加强学习;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始收集、整理和编组极限邮集,进一步提高编组邮集的水平。从一框邮集组起,象《极限片上的武汉》、《长江上的桥》等,或选定一选题,先写出纲要,根据内容素材组编、不断充实,修改,这样就能编出一部较好的极限邮集了,可以达到青少年在掌握极限集邮方法、又能提高他们编组邮集的水平。例如2001年武汉的方晴编组的《手》极限邮集,在北京参加博美堂杯全国青少年集邮展览获得铜奖,这是值得庆贺的。
三、青少年极限集邮发展的思考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刘平源指出:“青少年集邮是从集邮大国发展到集邮强国的基础。”步入新的21世纪,面对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树立信心,促进青少年极限集邮发展;如何推动青少年极限集邮工作向纵深发展?首先要抓住机遇,坚定一个信念,积极推动我国青少年极限集邮事业进步;大力培养青少年集邮后备军,充分发挥校园集邮协会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趣味性,热爱极限集邮,熟悉极限知识的内涵;把极限集邮所表现的题材,同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
2002年2月底开学时,湖北省数万名初一学生翻开新《语文》课本时,就看到一篇500多字的集邮知识综述附有一套4枚的《木兰从军》邮票图案,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以集邮知识和邮票图案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在武汉市集邮协会的配合下,鄂教版初一《语文》教材有了集邮内容。
《木兰从军》一套邮票4枚,于2000年4月30日发行,在武汉黄陂区木兰湖隆重举行了首发式。同时,武汉黄陂区邮政局为配合当天首发式,还发行了一套“木兰从军”的极限明信片,受到极限集邮爱好者的喜爱。
在武汉市邮协第六届三次理事会议上,着重在青少年集邮方面开展活动,成立青少年集邮研究会,制订青少年集邮工作制度和“集邮新星学校”建设标准;将全市青少年集邮协会会员发展到3万名。举办“集邮经验交流会”、“极限集邮讲座”和“邮票辩伪讲座”;辅导他们制作小邮集、一框邮集,极限邮集;对培养青少年的集邮兴趣日益浓厚,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活动,陶冶情操,以丰富这些学校集邮爱好者的课余文化生活。
2002年,武汉市集邮协会、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共青团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了武汉市青少年小邮集制作比赛,共收到大、中、小等17所学校参赛的小邮集49部。其中以“一框邮集”为主,包括极限邮集,经评审,有18部小邮集获一、二、三等奖,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受到大中小学校广大师生的参与和喜爱。在暑假7月5日至9月10日,举办第一届武汉市青少年暑期集邮品设计比赛活动。
总之,我们积极开展青少年极限集邮活动和通过对极限片的欣赏、研究、组集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国青少年极限集邮组集水平,丰富他们的课堂外知识学习和业余文化生活,把我国青少年极限集邮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