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的日戳及印式谈

    目前,各类邮件及邮政单式上的日戳,除传统方式手工加盖以外,大量的已分别由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打印。这些区别于手工加盖的戳印,即机盖戳。

    机盖戳有电子戳印和机械戳印两种。分别由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产生。

    收寄机基本都是电子戳印;邮资机既有电子戳印。也有机械戳印;过戳机都是机械戳印。

    收寄机(包括包裹、函件、特快收寄机、电子汇款收汇机等)日戳是在打印相关节目过程一道打印出来。邮资机械印由邮资符志和日戳两部分构成。日戳部分除电子戳印外,也有刻制与普通日戳相同的戳头安装于机器上。邮资符志部分的邮资额,则是资费轮在所设邮资金额自动驱动下打印出来,其他内容都是固定设置而打印。过戳机由日戳和销票水波图纹两部分组成(投递过戳机则只有日戳)。日戳也是刻制与普通日戳相同的戳头安装于机上,按机械工作原理打印。收寄用过戳机的水波图纹,基本都是五道,波纹长3.5厘米,总宽2厘米,少数2.5厘米,与日戳相距1厘,一般于右边平行位置(但少数有上下移位),也有部分于日戳上方位置。设置这五道水波纹,完全是为了以波纹销邮票。因为过戳机是固定机械动作,而邮件有大小不均贴票位置差异,加上水波纹就可以扩大覆盖范围,使之在邮票与信封有位置差异情况下也可以尽可能销到邮票,极个另仍无法销到的则手工补销。所以投递用过戳机则只有日戳,不需加装水波纹戳印。

    收寄用过戳机(邮政行业内亦口称“销票机”)的水波图纹,也是一个独立部分装置,不是与日戳为整部件,这从部份波纹横置于日戳上方即可看出。从许多过印的日戳戳印情形还看出,日戳加装的方向没有固定。如以日戳方位定位,波纹则有横置于右边的成了“竖置”于“上方”或“下方”,横置于上方的则成了“竖置”于 “左边”或“右边”。

     各种机盖日戳印式,其尺寸和文字规格,应按现行《邮政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中的相关条款严格执行,即与手工盖印的日戳一样。这些规格标准并是全国统一,不应违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自五十年代全国统一颁布以后,一直执行严格并统一。其后逐渐出现违返,至目前到了各行其事的地步,这是将“改革”曲解的庸俗表现。违反统一规定会带来许多弊端。因为邮务是国家事务,日戳是代表国家处理邮政事务的印信,其规格标准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是防止不法之人作弊直至利用其实施犯罪,坚持统一规格标准既有利于防控,也表示邮政事务的国家统一性与严肃性。

    日戳中的日期排列表示方式,电子戳及手工戳印为“年、月、日、时”,共10位;如“2006.08.15.11”,表示2006年8月15日和11时止时段。机械戳印的日期排列表示方式则为“日、月、年”,并无“时”,暂定6位:如,“2006年8月15日”就表示为“15.08.06”。各地执行中亦未完全按规定,规定倒排的认为不“习惯”而顺排,规定顺排的又要去“洋化”而倒排。尤其是日戳尺寸和文字字体与大小等,执行更不严肃。按现行规定,日戳尺寸规格直径分25毫米和30毫米两种。办理国际邮政业务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日戳需加刻民族文字的,以及纪念日戳、风景日戳直径30毫米,其他日戳直径一律 25毫米。日戳文字除特殊情况(如少数民族文字外,使用的汉字一律用长仿宋体,自左向右排列。日戳上部表示省(区)、市名或省(区、市)、县(区、市)名;中部表示年、月、日、时;下部表示分支机构、生产单位名称加日戳序号。

    邮资机的邮资符志部分,也有统一规定。现行规定是:阿拉伯数字均使用细长等线体,自左向右排列。汉字和字母均采用长仿宋体,自左向右排列。全国各省(区)、市编列邮资机序号在邮资符志下部。序号第一位用各省(区)、市简称(如:京、津、沪、渝、川、浙、湘、鄂……等)表示;第二、三位采用26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市、地、州、县(区)局编号,第四位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县(区)局邮资机数量的序列编号。市、地、州的英文字母序号全国都采用了与汽车牌照一样的字母序列,第三位县局序号以字母顺序编列。比如成都市序号为“川 AA10”的邮资符志,“川”代表四川,第一个“A”代表成都市,第二个“A”代表成都的市区,“10”代表在成都市区使用的第10台邮资机。又如遂宁市序号为“川JB1”的邮资符志,“川J”代表四川遂宁,第3位字母“B”代表遂宁市的射洪县局,“1”代表射洪使用的第一台邮资机。
邮资机的序列编号是非常重要和严格的事情,全国都要层层备案直至国家邮政局,统一实行“一卡六表”管理。即“邮资机邮资预置卡片”、“邮资机档案”、“邮资机检查记录表”、“邮资机日戳打印簿”、“邮资机钥匙交按登记表”、“邮资机使用记录表”、“邮资机使用差错记录”。而且是“一机三套表簿”(使用部门及人员、业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执一套,随时检查监督),按年更换并归档财务档案保存年限管理。大这“一长六表”可以看出,此物背后涉及多少事项与“去机”。这是因为,邮资符志的作用和性质同邮票。邮资符志中部的邮资额同邮票面值与应付邮资总值。每台邮资机的邮资总值又是通过预置加注,且每加注一次都是以万元为单位。

    邮资符志上部的“中国邮政”字样同邮票铭记。邮资符志与日戳构成邮资机戳整体。
按规定,使用邮资机处理的邮件目前还只限于实行“寄件人总付邮资办法”的整付整寄和整付零寄两种计费方式。也许正因为此点,1999年以前投入使用的邮资机,至2004年6月以前,邮资符志下部现邮资机序号位置还是是“邮资已付”字样,而序号则在符志的左或右边竖式通栏排列,序号也仅是省(区)、市简称加阿位伯数字(竖列)组字。此“邮资已付”字样纯系文不对题的多余,因而从2004年6月1日起全国紧急停止使用这一款式邮资机。然抗命延长使用的亦有。

    停用原邮资机前,还在北京地区三处邮局试用过一种形式的邮资机,时间仅两三个月即停止。这种邮资机的日戳在右边,戳径为2.2毫米。邮资符志也很小且内容多杂,上部左边有四排印刷体字母和数字,右边是“中国邮政”字样及英文注译于下,上有邮政标志(绿色)。中部为邮资额,人民币符号后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于零元表示方式之前多用三个“O”表示到千元位。下部注明邮件种类和寄递区域以及重量的克数,实际重量之前又以“O”表示到万克位。整个邮资符志生成签条粘贴于邮件上。

   方式停止后,一并紧急停用原邮资机而改用现款式邮资机,并颁布相应使用管理规定。
现规定如使用邮资机进行窗口零星收寄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检查把关和稽核监督制度,并报上级批准。然明显地又出现各行其事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其中必是弊端丛生。这又是一些经营者追求“发展”的“高起点”和“品位”的怪异思想作崇并不顾其他。

    邮资机还可租用给大宗用户自行使用,条件是用户信誉和日均交寄邮件量需要且可行,并由用户向市地州邮局提出书面申请,签订租凭协议,邮资机安装、调试、培训操作人员概由邮局负责,并严格按全套管理办法和程序进行管理。话虽如此说,规定虽如此,但执行中的“灵活”与放宽又是在所难免。也许不是用户申请,而是邮局去找、去劝、去动员用户。租凭协议要作手续履行,安装调试必然负责,人员培训搞“速成”,事后的管理检查和维护又定难到位。因为这是“是中特色”。至于哪些邮资机戳和邮资符志是产生于这种用户租用,在集邮者收集中尚难分辨。但日久从邮件整体内容综合情形上可作判断。

     邮政日戳机盖戳的使用将越来越多,乎盖戳将越来越少,但也将长期并存。在这种多与少的发展过程中,两种印式的戳必然有变化,建议邮戳收集研究者们留意。特别是我辈民族,较之于西方人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上虽缺乏独立人格和个性,但“抗上”似乎又是一种“嗜好”。各种各样的“创新”,又习惯以各种违制违规违理来作为最便捷的体现途径。因而会给收集增加内容和乐趣,但同时又带来研究“难题”。所以建议集邮同好们,在遇到新异戳品时,向当地邮局作些询查了解,避免误识误传及无意义的讨论和争议,避免史实失误事大。

     笔者已从收集到的戳品中发现多件违规使用邮资机戳的。做法是将邮资额设置为零,将全戳当过戳机使用。以邮资符志部分代替了过戳机水波图纹部分的作用,用以盖销所贴邮票,致模糊得难以辨证清所贴邮票是否有效。特别是邮资机一经开启工作,所有信息就要进入网络反映到鉴控部门,而这样连续出现大量零邮资居然未引起查究与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