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八卦戳作废后改用英汉大圆戳吗?

    《中国邮戳》2004年第1期第3页上刊出的“邮戳历史知识记述”一文中说:“大清邮政使用的八卦戳作废后,改用英汉大圆戳,”
   
    根据孙君毅先生《清代邮戳志》第76页记述:八卦邮戳1898年以后即不常用,1912年12月邮政总曾发出通知停用八卦戳,并交退邮政供应股。而英汉大圆戳最早见1897年5月使用,大多见于1897-1999年间。最晚有1911年戳,甚至有1912年戳。

    所以说“大清邮政使用的八卦戳作废后,改用英汉大圆戳” 是没有根据的。此说也可能是受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文史中心编写的《北京邮政史话》(1996年12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影响 。该书第24页,第20-22行写道:“1897年邮政脱离海关后用‘八卦’戳盖销邮票。每一卦代表一地,邮局增多后,卦式不够使用,则改用‘大圆戳’。”

    《北京邮政史话》不是说八卦戳作废后改用大圆戳。而是说八卦戳不够用而改用大圆戳。但这也是错误的。

    作者曾在《集邮博览》1999年第10期上发表的“《北京邮政史话》中有关邮戳编写的几处错误”一文中指出其错误。今不妨抄录于下:

    “1897年大清邮政官局颁发八卦邮戳,用30个八卦图形代表30个城市的邮局盖销邮票。同时颁发英汉大圆戳。同时加盖在信件上。据《清代邮戳志》记载使用英汉大圆戳的地方见有28处,对照八卦邮戳的地名,只蒙自,思茅两处未见用过大圆戳。使用的大圆戳数并未多于八卦邮戳数,因此,邮局增多后,卦式不够使用,改用大圆戳的说法是杜撰的。    

   八卦邮戳从1897年启用,1898年以后即不常用,而英汉大圆戳也大多见于1897-1899年间。邮局增多后确实存在卦式不够使用的问题,故1899年起使用汉英单线戳,1904年起使用干支纪年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