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集邮界正提倡集邮研究、文献集邮和集邮理念的探讨等,但是,多年来对于如何写好“信皮”却往往认为是小事情!缺乏认真研究(好像仅郭润康先生过去曾经写过短文),不少集邮者虽能将字写的龙飞凤舞很漂亮,实寄出的邮品最终品相却很差!收件人又不好意思指出,寄件人也不一定知道,于是年复一年,始终没有多大的改善。
有些公事封、商品封、普资片和有奖贺年片等等,大都印有三至四道名址书写线,但是首行书写线往往距离“贴邮票处”较近,如果机械的在首行线上写满收信人的全部地址,并且离邮资太近,则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有可能压在文字上,使写的字、印的字、日戳、纪念邮戳及邮资图、其他图案等四者、五者均不清晰。影响了邮品的品相。而寄信人交寄前自以为书写不错的邮品,如不回收观察,则不一定知道交寄后发生了戳、字相互压盖、污损的问题,所以封片上仅仅字写的漂亮,不一定就是好品相!图1
拿几枚有奖贺年邮资片(HP、JHP、BK)、有奖广告普资片(PG)、风光旅游邮资片(YP)、风光邮资片(FP)、特种邮资片(TP)、普资片(PP)等等,来与纪念邮资片(JP)比比看,只有JP的首行名址线距离邮资图的底沿为31-38MM,而且这仅有的两行名址线仍然可以书写三行文字(在第二行之下),基本不会影响纪念邮戳的销资加盖.其他明信片都是三行名址线,首行名址线距离邮资图底沿仅为11-13MM(其中癸未年羊HP的距离最近)!
以上是HP、JHP、BK、PG、YP、FP、TP、PP等邮资明信片与JP的明显区别!所以我看以上明信片,只有JP客观上是为集邮者和集戳人设计的!而其他明信片则是为大众用户设计的,设计者实际上连邮政日戳是否压盖文字栏都没有考虑!有些机盖联体(带纪念、宣传、波纹、副戳的)邮政日戳的压盖长度长达130—150毫米!图2
另外,除了“壬申年”HP,多年来有奖贺年片邮资图的右侧还均有个兑奖区,设计者根本不考虑邮政日戳可能盖在兑奖区、兑奖时将会被剪掉!或者因为邮资图距离HP右侧边沿还有40毫米远,带有销票波纹线的机盖戳之日戳部分,可能满月进入邮资图内致使邮资图戳均不清!而本应销资的波纹线却盖在了邮资图右侧的兑奖区等一系列问题!图3
所以仅从以上角度看JP,可以将其认定为“集邮专用片”或“纪念邮戳爱好者专用片”,而其他明信片仅是用户实寄纪念邮戳首日片(F.D.M首日戳记)载体的“代用品”!
那么,当您用“代用品”明信片来盖纪念邮戳销邮资时,您还能继续坚持在首行名址线上写满文字吗?
为什么有些信封和明信片上预印了三至四道名址线?而JP只预印了两道名址线?我们可以看一看邮局大厅内为用户展示的“封片书写范本”,其邮资下方一般是不会写字的!尤其是四道名址线的信封。
我认为:首行名址线在最左侧,仅写收件人的“省市区”地名即可,而“省”、“市”两个字可以不写,例如“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可以只写“山东烟台.芝罘”即可、而本省互寄的、“山东省”三字也可省略仅写“烟台芝罘区”即可。这首行几个文字,主要是给邮件收寄局和当地分拣封发、枢纽局人员看的,这样的写法,有利于快速分拣封袋和发往前途方向!
第二行仅写收件人所在的路、街、巷、里弄、门牌或楼室号、信箱号等。如果有机关单位宿舍的名称,应该写在地址之后!以免错投于机关单位收发室而错发某某处室或者积压延误。这主要是给投递局分拣人员和出班投递员看的。此行独立出来写,有利于投递员的分拣和确投!
第三行当然要写收件人名,这主要是给收发室、传达室及捎信人、收信人看的,出来收件人本身,人家往往并不关心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名址,主要是看收件人是谁就得勒!
末行自然是写寄件人名址,主要是给收件人看的,或者倘若发生退件时,给两地投递局人员看的。
以上书写格式,因为首行文字少,可以防止普通用户将字一直写在邮资左侧附近或下面,从而保证邮政日戳不会压盖文字。而“资深集邮者”还要为加盖纪念邮戳、邮政副戳、加贴邮政签条等,事先预留空白位置,所以,当只有三行名址线时,各行文字的书写更应该尽量明确、简练,还要安排得当、错落有致才好,书写加盖较好的封片见图4。
而JP尽管只有两道较低的名址线,细心的集邮者仍可书写三道名址于名址线的上下沿,并不占用邮资图下的空白,有利于销资邮戳的独立、明显和美观。图5
经常看到有人在各类邮刊上指责邮局污染或损坏了他的邮件,但是观察其附图的书写、加盖方式,可以分析看出,其实有些污损责任并非完全在邮局一方,而是交寄前的书写、处理格式就有某些问题所致!
所以,集邮者“写信皮”时,应该事先学习一下GB-T1416-93或者GB-T1416-2003标准信封的有关规定,不应该像有些普通人“写信皮”那样,仅图个人方便而胡乱涂鸦就交寄了事!集邮者也应为邮政的收寄局、中心局或邮件枢纽、投递局等部门处理邮件提供方便,建议各邮刊和邮展之上,也应该定期进行“封片选美”活动,以便促进书信文化。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