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我收藏的世界风光明信片

  我收集和研究外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除了收集有几万种外票外,我还收集国外的风光明信片。所谓的“风光明信片”,是与“邮资明信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我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结交外国邮友的,那时中外集邮文化交流远远比不上现在,为了了解更多的海外信息,我就要求外国邮友在写信的同时,寄一些风光明信片给我,于是我在收集外国邮票的同时,也开始收集外国风光明信片了。



  世界上第一枚邮资明信片,是奥地利1869年10月1日发行的。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发行了自己的邮资明信片。风光明信片是在邮资明信片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有山川风光、名胜古迹、城乡景色、风土民俗等图画,作旅游宣传的明信片,也称风光明信片,风光明信片也有附有邮资图与没有邮资图的差别。风光邮资明信片的收集,属于集邮的范围,而无邮资图的风光明信片,则属于文化用品的收集了。这些年来,世界上掀起了一阵复古的潮流,那些保留了旧时人类风俗和风光的旧照片,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而旧时的风光明信片也成为收藏佳品,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著名的旧书摊上,新旧风光明信片一直是摊主的主要销售对象之一。


  风光明信片是用优秀的摄影作品制作的,往往留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外国邮生20世纪60年代寄给我的明信片上,有莫斯科的红场、柏林墙、德国的风光、巴黎艾菲尔铁塔、日本的艺妓和占塔等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风景名胜。“文革”结束后,我来到上海电视台担任外事和节目购销工作,有机会多次到西欧参加节目交易会,同时也光顾当地的邮市,对国外明信片的销售有了亲身的体验。


  国外风光的售价到底是多少?这是一个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以法国为例,在那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如巴黎、马赛、戛纳、凡尔赛等地,重要街道的马路上,都可以看到陈列着本地著名风光和风俗和明信片展览架,可以让游客尽情地欣赏和拿取,然后再与老板结算。这多半是书店和旅游品商店的卖品,大约是每枚明信片售价为2至5法郎,1法郎相当1元4角人民币。而在巴黎卢浮宫门口,有到处叫卖纪念品的黑人,他们出售的与商店同样的明信片,每枚只要1法良队在法国很多的跳蚤市场上,有卖旧纪念品的摊位,那里的明信片的售价就比较复杂了,大约是新明信片1法郎l枚,旧明信片根据它的画面内容和新旧品相,价格不一。1枚欧洲公司印制的表现20世纪至40年代中国城市风光的明信片,售价要10至20法郎甚至更高,其他西欧国家的情况也很类似。
  从内容上看,城市风光是海外风光明信片的主流因为风光明信片表现了这个城市的面貌,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民俗也是明信片的内容之一,如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上人们大口喝酒的场面、英国的嘉年华节上的化装游行、法国戛纳的海滨浴场、蒙特卡罗的赌场、西班牙的斗牛等等。电影和电视是西方流行文化的主要传播手段,有很大的亲民性,电影明星和电视节目、体育和文艺明星,更是明信片上经常出现的人物,成为受青年人欢迎的明信片。闹随着广告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专门为一定的广告客户和商品服务的广告明信片也出笼了。

  西方的风光明信片,其印刷质量在不断提高。最初是镀了一层塑料发光膜的彩色照片,使用时间一长,塑料膜就会逐渐脱落。近20年来,西方的风光明信片多为高质量的彩色照片,多经折磨也不变形。如在明信片一的画面一侧有任何污迹的话,只需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即可去除。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收集的海外风光明信片的数量,已经有几千枚,如何存放它们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我曾买过一种专门放置明信片的本子,里面是一个个大口塑料袋,明信片放进去以后十分服帖,自己观看,或是给朋友观赏都很适宜问题是如果不经常翻动的话,明信片的画面部分会与塑料袋产生粘连,最后破坏了明信片的品相。其实,最好的保存方法也就是最普通的方法,找一个硬纸盒,将明信片一枚枚地立放着,如果能分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