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代久远的实寄封。清代的实寄封现在一般已经比较难以找到;"民国"时期的实寄封只要用心寻找,还是可以找得到一些,但是要注意防伪;解放初期的实寄封(应注意大都是竖写),尤其是新旧政权邮票混贴封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二、"文革"时期的实寄封。这一时期的实寄封别具特色,如大都印有"毛主席语录",着色大都是红色,所贴邮票也多是"文革"时期的邮票,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带着鲜明的历史烙印,在未来岁月中会非常珍贵。其中尤有投资价值的有"上海人民公社封"、"文革邮资减半封""文革43分实寄封"等等。
三、名人的实寄封。在某种意义上名人效应是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然具体到哪些名人的实寄封更有价值不可一概而论,可能还会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反复,这就要看集邮者的眼光了。
四、JT票实寄封。这些年来,JT票变成了单纯的集邮邮票,基本上未用来寄信,所以贴有JT票的实寄封是比较少的。自然有较大收藏价值。
五、邮资已付封、各省、市发行的免资封(部分省、市、县邮政局应某些重大事件而发行的免资封,并首日实寄,许多在发行后,原邮电部即明令通告停止发行)。现在也已经较难寻找。
六、早期军邮封、早期实寄国外的高值票实寄封;文革前的无齿票、小型张实寄封。
七、邮政附加费实寄封:自1998年各地掀起的邮政附加费实寄封、附加费票实寄封可谓琳琅满目。非人为的邮票式附加费实寄邮品,其中品种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省各县市附加费实寄封。
八、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有关的实寄封。如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的实寄封、台湾退回大陆之实寄封、两岸间接通邮实寄封,作为国家统一进程中的历史记录,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一旦两岸双向、直接的"三通"得以实现,必将引起新一轮收藏热潮。
九、有"欠资戳"、"事故戳"、"信箱开出戳"、"退信戳"、"宣传戳"、"收到已破邮局代封戳"等,能够反映信件在传递过程中的整个经历的实寄封。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