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邮戳种种

邮戳
1、邮戳是指戳头、戳颈、戳柄三个部分所组成的邮政的邮政日戳的整体。 
2、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和邮政业务单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局名和时间的戳记。 
3、贴在信封、明信片或其他包封纸上邮票,销印时邮戳只盖在邮票上,封皮物上未盖到邮戳,称死戳;如将邮票从信封上揭下后,信封上无邮戳痕迹。 
4、万国邮联对各成员国盖销邮戳使用油墨的墨色均有规定,如邮政日戳须用黑色,邮资机盖戳和邮资机签条须用红色。 
5、国际邮资已付戳上端为“法文‘TAXE PERCUE’”,中端为年、月、日,下端为拼音文字地名。 
6、邮局开筒班;是专门负责开取设置在道路两旁信筒中邮件的,开筒班使用的邮政日戳,为有别于其他邮政日戳,一般在日戳下端加刻有“(筒)”字。 
7、邮戳边缘线由一粗一细两条线组成的边框,通称为“文武边” 
8、“戳边滚销”是指收寄局遗漏盖销的邮票,到达局用邮戳边沿的油墨滚印在邮票上作为盖销。 
9、火车邮戳是邮局设于火车押运班随车办理沿途收发和押运邮件所盖用的专用邮戳,其戳式与普通邮戳相同,上格为火车各线起始站名称,下格为邮政派押局局名。 
10、为使盖销邮票时,不致于污染邮票图案上的国家元首肖像,而特别设计了一种邮戳,叫做恭敬戳。 
11、1866年,中国海关开始试办邮政,这时使用的邮戳称为海关日戳,它是双线圆形戳,戳内文字为英文,上列海关,中列年、月、日,下列地名。现今发现的这种戳是1875年在烟台等地使用的。
12、邮戳是邮政历史变革的见证。以我国邮政变革史为例,1878年我国首次发行邮票时,使用椭圆形海关汉文地名戳盖销邮票;1896年邮政脱离海关,改称大清邮政,1897年改用八卦戳盖销邮票;1904年为照顾中国传统民间习惯以阴历计月日,邮戳改为_____;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干支纪年戳民国纪年邮戳。 
13、自清代发行邮票以后,我国出现并使用过三种元年戳,即宣统元年戳、民国元年戳和洪宪元年戳。 
14、清代八卦戳是采用我国古代《周易》文献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构成的,它由八种基本图形组成。 
15、我国清代国家邮政使用的八卦戳,于1897年1月13日启用,于1912年12月通知停用。 
16、1897年1月13日,清朝邮政当局发布命令,颁发30种八卦戳,供各局盖销邮票时使用。 
17、我国清代的八卦戳,邮政当局正式颁用有30种,但集邮家们仅收集到26种地名戳。 
18、我国清代政府开办国家邮政时,使用的是八卦邮戳;而1904年至民国成立时,改用的是干支纪年邮戳。 
19、大清邮政使用的八卦戳作废后,改用英汉大圆戳,其上部为英文地名和公元日期,下部为汉文局名和阴历日期。 
20、清朝所用的英汉大圆邮戳,可分内外两圈,外圈标明地点,内圈标明时间。 
21、我国于1904年开始使用干支邮戳,至1912年停用,前后共八年。 
22、我国邮政部门最早刻制并使用的纪念邮戳是1909年11月21日在上海使用的“出品协会”纪念邮戳。 
23、云马戳是太平天国王、臣一级官员的紧急文书发寄时所加盖的戳记,一般文书不能轻易使用。戳为圆形,中心主图为奔马穿云,中圈有云纹,外圈为回纹,戳的中圈上方刻为使用王、臣的官衔、爵位。 
24、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改用民国纪元,戳式为圆形,分为两种:较大的为单线加腰框,有些加刻英文地名;较小的为单线三格式,都用汉字。 
25、1912年1月,中国邮政停止使用干支纪年邮政日戳,改用以民国纪年的邮政日戳。 
26、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全国邮局统一使用刻有“徐大总统就任纪念”字样的邮戳。 
27、我国于1920年5月7日从北京至天津试航时最早使用航空专用戳。 
28、1925年5月,郑州至洛阳间开辟航班,邮件上均盖有紫色纪念邮戳,并加盖有“由飞艇寄”文字的副戳。 
29、1931年9月4日,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谭延凯举行国葬,全国各邮局刻制使用有“谭院长国葬纪念”字样的邮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