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虽为残片 却是罕品——介绍一枚胶东战邮错异票戳封

在笔者早年的邮藏中,有一件贴山东区朱德像改值三连票胶东特小型实寄封(见图)。该封已失去书写收寄名址的正面,贴票和销戳的封背也被撕去一角,虽然票戳完整无损,但也已是十足的“残封”或称“残片”了。这样一个残品,为何还一直悉心珍藏至今呢?除了它是1947年笔者亲自参加过胶东保卫战时期的邮品,对其怀有特殊感情之外,还因为它本身就是——件难得的特异罕品。

  说它“特异”,主要是以下三点:

  首先,所贴之朱德三连票,为山东战邮1角加盖“改作叁圆”加盖文字大移位票。此种邮票,是1946年8月经山东省局批准,由胶东邮管局加盖发行以应急需的,本是不易出错的铅字机盖,却出现了加盖红字“改作叁圆”较正票左移4.5mm,“作、圆”二字竟在图框之外2mm的现象。三枚均同,非常明显,各种邮史、区目均未记载,实在少见。

  其次,所盖之三枚战邮日戳,两枚是“莱西战邮36.7.6”,系销票发戳,一枚是“胶东战邮36.7.9”,为转(或落)戳。按常规,带有“战邮”字样的日戳应在1946年夏季停用,而此二戳却因战事影响,来不及刻换,竟延用了一年多,使它具有了很高的邮史研究价值。

  第三,两枚莱西销戳“36”年的“3”宇,均为明显的字钉倒置。众所周知,日戳字钉倒置,并不罕见,不过,通常是错在经常更换的月日上,而此戳却错在年份字钉上,倒置半年未被发现纠正,电该算是一奇了!考其原因,主要是战火纷飞,兵慌马乱的环境所造成。

  此信产生在战事最激烈的胶东保卫战时期,而且在主战场的莱西、莱东(胶东战邮局驻地)附近。自1946年夏季内战爆发,到1948年春季大反攻,敌我双方的拉锯争夺,造成该地区的社会大动乱。由于笔者曾亲身参与,对它的长期性和残酷性深有体会。据笔者所知,当时为适应斗争形势,战时邮政撤进山区,深入战地,邮局无定址,“邮差”绕敌转,用游击战的方式,完成交通通信任务。此信于1947年8月的莱阳战役前夕发自莱西,就是最好的物证。

  在这种动乱时期,坚持战地服务的邮政人员,贴用了不合格的加盖大移位邮票和出现了字钉倒置的日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件用废纸自糊的信封,以及它身上的错戳异票,如实地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胶东战地邮政的艰苦斗争状况,成为研究胶东战邮历史的难得物证。我们称其为“罕品”,确实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