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魏迹泓邮友:您好!听说你这次参展的邮集里用了邮资片的剪片,评审员慷慨扣分。我想你是对不合理规定的冲刺吧?以前虽有规定“邮政用品必须全部展示”,但“开天窗”和“允许搭接”后,就不再是全面展示了。开天窗麻烦,何不刚脆用剪片?况且新规则并没有“必须全面展示”的规定。你是这样想的吗?
彭 瑾:《生命与骨骼》此次重新参展,是原班人马,与2005年相比除前言外其它部分未做任何改动,所以到底哪枚邮资片是做了剪片处理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哈哈!(如可能的话,请向知情人士代问一下哪个贴片上的哪件邮资片是剪片。)
浙江李好勇邮友:邮票代币的英文应该如何翻译?有一个译法是“ENCASED POSTAGE STAMP”,这个好象是从美国的一个目录上引用的,好象总觉的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如“比利时1940年邮票代币”该如何译成一个比较合适的英文?请教了。
彭 瑾:就是“ENCASED POSTAGE STAMP”,不过法语翻译出来是:Stamp Money,最近在美国邮刊上也看到:Stamp Token,直译成中文,就是“邮票代币”。
上海施友仁邮友:今有邮事麻烦你。最近我购得三张左图有灯塔图案的德国邮资片(附图)。请问:(1)这三枚邮资片的发行日期;(2)图2邮资片编号为:42-6-1-B6, 图3邮资片编号是:42-6-1-B4。 这两种邮资片在版式上有何区别?(3)此三种邮资片可否同时有一个贴片上进行传统研究?请予指导。
彭 瑾:第一枚发行于1934年,第二和第三两枚发行于1942年。42-6-1 这套共有27枚,但只有七种图案,B4,B5,B6图案相同,没有版式区别。此外,1941年发行的风光片也有此款灯塔图案,版式与1942年的有区别。如能收集到1941年和1942年的各一款才可进行传统集邮研究。
图一:
图二:
图三: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