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中国南极邮戳赏析

    11月底,满载 137名考察队员的“雪龙号”破冰船抵达南极,开始了我国第21次南极考察。南极,作为地球南端的白色大陆,华夏儿女长期以来把探索的目光投向这片神秘土地。 1979年12月29日至 1980年3月20日,应澳大利亚科学与环境部南极局的邀请、受国家海洋局的派遣,我国科研人员董兆乾、张青松参加澳大利亚国家南极考察队,由此揭开了中国南极科考的序幕。现将反映中国邮政在南极设局的历次邮戳简介如下。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启程赴南极考察。 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邮政局也于同日在长城站主楼门厅右侧第一间房开业。启用原邮电部邮政总局设计、刻制的“中国南极长城站”腰框式普通文字地名日戳(是迄今惟一一款有“南极”地名、在南极使用过的中国邮政普通日戳,考虑到南极与我国时差达 12个小时,故不设时字钉,图 1)、“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纪念”日戳(戳图为一群企鹅和长城站站房,图 2)、“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登陆纪念”日戳(戳图为一群企鹅,图 3)三种日期字钉可更换钢质邮戳。戳径均为 30毫米,大于内地普通日戳常规的25毫米。最后一种戳的加盖日期是长城站邮政局成立前的“ 1984.12.30”,后两种戳戳面构成类同风景日戳。属临时邮局性质的长城站邮政局 1985年2月28日关闭。此后中国邮政就未再在南极固定地点启用过新式的邮政日戳。

    1985年11月13日至1986年4月9日,中国进行第二次南极考察。这次中国邮政预先决定,于 1985年 11月 15日起正式设立长城站邮局,划归原上海市邮电管理局管辖。据此,原上海市邮电管理局派出杨金炳担任长城站邮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长城站邮局沿用前一次邮局模式的“中国南极长城站”腰框式普通文字地名日戳(图4),字体、字型似略有变化。 1986年 3月 1日,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长城站邮局宣告业务“暂停”,从此中国南极科考站邮政机构再也没能独立恢复。

    1986年10月31日至 1987年5月17日,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暨首次环球海洋航行中,使用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授予的“中国南极长城站”腰框式普通文字地名跨年度“月戳”(图5),其时间标注位置、内容是一般国内邮戳见不到的,下半环应刻地名的位置标的时间放宽到月为“ 1986.12-1987.3”,腰框内的时间粗略到年“ 1986· 1987”,还加上了文字“度夏”,真是有趣!

    1987年11月8日至 1988年3月19日,中国组织实施第四次南极考察活动期间使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腰框式普通文字地名跨年度“月戳”(图6),其时间标注位置、内容较图 5稍有改变。

    1988年11月20日至1989年4月10日,中国组织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第五次南极考察队), 1989年2月26日,中山站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同日,中国设在南极圈内的第一个邮局、号称中国最南的邮局———中国南极中山站邮政局正式成立。原邮电部邮政总局发给“中国南极中山站”腰框式普通文字地名跨月度“日戳”(图7),腰框内的时间是事先刻好不能变动的“ 1989.2.28-3.5”。因当年 2月底的南极大陆已接近寒季,天气越来越恶劣,原定 2月 28日举行的中山站落成典礼不得不提前到2月26日,如果中山站不提前落成,中山站邮局不提前成立,当时普里兹湾每日夜晚冻结二十厘米厚的海水,将使“极地”号科考船无法驶出南极。中山站邮局在南极大陆开业不足一天,2月26日下午6时,除留下 20名越冬队员外,其他队员撤离。中山站邮政局邮戳根据有关规定在考察队撤离南极后即停止使用。

    此后,每逢中国南极科考队执行任务,刻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或“中国南极中山站”邮戳即使用,由跨月的“日戳”演变为跨年度的“月戳”,其间甚至有仅刻年份的“年戳”,并长期沿用带腰框普通文字地名戳样式。 1997年11月15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载着中国第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启程时,中国集邮总公司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联合发行编号 JD-11《中国第 14次南极考察·“雪龙”号执行“一船两站”运行方案》、 JD-12《中国第 14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缅怀邓小平同志为南极考察题词》、 JD-13《中国第 14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南极中山站— A冰丘断面考察》纪念封三种。其中 JD12、 JD13封面分别盖“中国南极长城站”腰框式文字地名跨年度“月戳”(图 8)、“中国南极中山站”腰框式文字地名跨年度“月戳”两种邮戳(图 9,日期标注统一为“ 1997.11- 1998.12”)。

    1998年7月18日,经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批准,原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在“雪龙”号上设立邮政支局,划归上海浦东新区邮政局管辖,邮政编码: 200138,启用“雪龙号”现行普通文字地名日戳(图 10,戳径同国内常规普通日戳的25毫米)。“雪龙”号邮政支局开业与否取决于“雪龙”号的作业计划,属间歇性营业邮局。此外,“雪龙”号享有“船舶邮政”特权,即万国邮政联盟规定的,船员通信可贴用船舶注册国国内资费标准邮票,在经过其他国家(地区)港口时寄发。故“雪龙”号邮政支局刻有多种款式“船舶邮政 PAQEAOT”指示戳(图 11)。“雪龙”号邮政支局还配备邮资机。“雪龙号”邮戳是中国惟一在南北两极都使用过的邮政戳具。

    今年,国家邮政局与国家海洋局商定,于 2005年10月恢复中国南极长城站邮政局,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派出工作人员,中国南极邮政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徐冶敏)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