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一块木板?不,是一本邮册

中国集邮 

在初次见到邮册样本时,集邮君还以为这就是一块木板,方正扎实,表面木纹肌理很细腻,似乎都可以闻到木头的清香。


翻过来一看,原来这是《鲁班》大版邮册的插套,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工匠气息。


抽出里面的内册,鲁班正在凝视着石磨,思考着如何打造石磨。


古代人们舂捣谷物往往费时费力,腰酸背痛。鲁班非常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因此他决心解决这一难题。他经常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观察、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鲁班终于发明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磨粉工具。


他用两块比较坚硬、厚实的圆石凿上密布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之转动,就能够把谷麦磨成粉末,这就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石磨。石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巨大进步。



插套和内册的一简一繁,让邮册立刻就生动丰富了起来。


内页则呈现了青年鲁班学习研究之后,正在尝试制作和组合榫卯结构的画面。


榫卯是极为精巧而伟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鲁班》大版邮册的插画采用的是邮票设计者孟繁聪老师的绘画作品。邮册内含《鲁班》套票、小型张、版式一、首日封、小型张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