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看新邮政的家国情怀!

近期,一部以中国百年邮政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国脉:谁寄锦书来》引起了一些邮政客户的关注,小说名“国脉”语出周恩来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人士对邮政通政、通商、通民作用的理解与认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大客户期刊《邮来友往》杂志以“新时代,家国情”为主题,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2019邮政文化专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全面展示新时代新邮政的家国情怀。

《邮来友往》推出2019邮政文化专刊。

在本期《邮来友往》杂志《封面文章》栏目中,通过对小说作者的专访,我们获悉,《国脉:谁寄锦书来》是一部讲述中国邮政百年风云的长篇小说,揭示了鲜为人知的邮政史,抒写了邮政人的家国情怀,为百年中国邮政谱写了一曲不忘初心、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壮丽凯歌。小说出版时得到了著名作家王蒙、周国平,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何镇邦和著名导演高希希的特别推荐,并于近日荣获贵州省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民国时期的邮差。

▲如今的邮政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乡邮员格桑次仁骑摩托车投递邮件。李贺 摄

▲如今的邮政人——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驾驶邮车行驶在雀儿山上。周兵 摄

▲如今的邮政人——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海上邮递员石进全的海岛邮路。姜克红 摄

如今的邮政人——青海邮政员工将邮件送达“长江1号”主题邮局。申建伟 摄

▲如今的邮政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邮政分公司老子山支局局长兼投递员唐真亚划着小船,和妻子闫玲前往新滩村送邮件。季春鹏 摄

连接美好,无处不在。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中国邮政将履行好央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根植于企业发展之中,使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同频共振,通过发挥服务网络优势,整合邮政金融、电商、物流、传媒等专业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在普遍服务、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等领域的投入,提升服务品质,主动担当起央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重任。在本期杂志《读城记》栏目中,将为您讲述武汉、昆明、青岛、常州四座城市的故事,以及中国邮政在融入地方经济、助力地方发展方面的新作为。

▲在武汉彭刘杨路上坐落着一家邮局,堪称湖北省历史最悠久的一个邮局——彭刘杨邮政支局。这个支局过去叫做武昌邮局,1897年由德国人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如今在这里,可以办理车驾管、移动通信、代开国税等各项业务。张斌 摄

▲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昆明市邮政分公司合作开设的讲武堂主题邮局,不仅丰富了讲武堂游览的内容,还以独特的邮文化向游客传播着讲武堂的革命历史、爱国主义情怀。

“航母邮局”采取虚实相结合的方式运作,虚拟邮局以“辽宁舰”为载体,设在“辽宁舰”上;实体邮局设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路邮电支局内,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日常邮政服务。

▲奔牛镇地处常州市西侧,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西南部,是一个有着2100余年历史的古镇。图为奔牛邮政支局员工上门服务瓜农。刘立明 摄

不忘初心,行程万里。1948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为华北邮电总局题词“人民邮电”,自此,“人民邮政为人民”成为中国邮政的服务宗旨,也成为中国邮政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坚守这份初心,中国邮政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脉博同频共振、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在本期杂志《邮遍中国》栏目中,为您讲述了中国邮政助力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发展以及扶持陕西洛南县朝天椒种植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精彩故事。

▲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市,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市场,被誉为“亚洲花都”。崔斌 摄

▲鲜花寄递创客团队的邮政小哥哥、小姐姐正在认真包装鲜花。崔斌 摄

▲在陕西商洛,村民正在将朝天椒种子从电动车上卸下,在她的背后朝天椒种上了“天”。邸亚峥 

▲村民们正在播种朝天椒。高兴贵 摄

方寸世界,汇聚知音。6月11日至17日,中国2019世界邮展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共有1239部、4683框邮集同台竞技、各展风骚。如果您还在为没有去现场感到后悔,不妨看看本期杂志《方寸大千》栏目。本刊记者从展会现场精选了展出的精美邮品和珍贵家书,希望能弥补您错过看展的遗憾。

▲在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现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邮票展区最受观众瞩目。蔡谟祥 摄

▲2019世界邮展开幕当天,发行小型张1枚,图案为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尊盘。

▲一封封家书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吸引了观众围观。

▲联合国为中国2019世界邮展发行的邮票小全张,内含3枚邮票,主图是中国国宝——双胞胎熊猫启启和点点。这对熊猫兄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动物形象大使,邮票左上角印有本次世界邮展展徽。

扫一扫

观看《邮来友往》

电子杂志

来源:《邮来友往》杂志编辑部

文字:王海昆 邸亚峥

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