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宝钢股份(600019)打响蓝筹股回购第一枪后,中国南车(601766)大股东8月29日以增持方式力挺自家股票47.1万股。业内人士分析,宝钢回购有望打破市场对蓝筹股的价值忽视,有助于改变蓝筹股持续低迷的格局。
8月以来,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回购增持悄然升温。除了宝钢股份、中国南车之外,江淮汽车(600418)、广汽集团(601238)、首开股份(600376)、中国中冶(601618)等多家公司或其大股东相继发布回购增持公告。
江淮汽车9月14日发布拟以不超过3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预计回购股份约5769.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4.48%,这家自主品牌车企今年来业绩、股价均表现不佳,选择在二级市场采取防御措施。广汽集团也在同日宣布,大股东广汽工业集团将在A+H股增持公司股票。
有着国企背景的首开股份,其控股股东首开集团于8月29日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348.57万股。首开集团表示,此举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乐观判断及看好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中国中冶9月22日公告,管理层启动了公司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一次增持行动,包括公司董事长在内的258人在近期合计增持了公司逾1100万股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低迷的行情下,大股东回购能提振股价,而低价蓝筹股将会出现一波由回购带来的行情。也有业内人士将大股东回购当作低价蓝筹股的重大利好。
据统计,A股历史上发生过30多次回购情况,其中2006年发生24次,从2008年之后A股上市公司增持不断,但回购罕见,只有健康元(600380)、宁波华翔(002048)两家公司在2008年实施过回购方案。
实际上,今年以来B股回购潮更为明显。9月21日,晨鸣纸业(000488)停牌拟筹划回购B股。南玻B(200012)股在7月20日公告将利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2亿股B股。7月12日,鲁泰B(200726)股公告称,12个月内回购不超过1亿股B股股份。
当股价过低时回购股票,在发达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回购股票既显示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引导了市场价值投资方向。近期市场对破净公司回购股票可能性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统计显示,截至9月23日,沪深两市共有82家上市公司“破净”,破净公司主要集中在钢铁、建筑、高速公路、银行、汽车等行业,其中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为5倍左右。未来宣布回购股份的公司很可能就在“破净”大军中,但相对于回购意向,上市公司是否具备回购的能力更为关键。
目前破净的银行股有华夏银行(600015)、浦发银行(600000)、平安银行(000001)、中信银行(601998)、北京银行(601169)、交通银行(601328)、南京银行(601009)、中国银行(601988)和兴业银行(601166)9只。而整车上市企业市净率更低,不足2倍,A股市场股价接近破净的就有上汽集团(600104)、一汽轿车(000800)、中国重汽(000951)等,东风汽车(600006)、海马汽车(000572)已经破净。
“三大定律”勾勒A股运行路径
人们常说,股市反映的是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而谈及心理学,人们又往往无法回避三个影响比较大的定律:墨菲定律、贝勃定律和杜利奥定律。所谓墨菲定律,通俗地说就是指,如果事情可能变坏,不管可能性有多小,都会发生;贝勃定律表明的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其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小刺激;杜利奥定律被视为与墨菲定律相反的一个定律,即乐观是成功的基石。
若仔细考究股市的运行轨迹会发现,指数的起起伏伏,其实就包涵在这三大定律之中。在过去的“疯牛”中,被反复提及的墨菲定律已成为现实;如今的股市则在经受贝勃定律的反复折磨;当然市场不可能永远沉沦下去,杜利奥定律最终还会发生作用。但分析人士认为,乐观预期形成之前还有一些关键的事情需要去做。
“贝勃定律”笼罩市场
在2009-2010年中小板指数一骑绝尘的时候,市场上就开始担心中小盘股的业绩无法支撑股价的上涨,指数迟早会要下跌,于是股市里有了“墨菲定律”一说。如今来看,这种预言变成了现实,无论是业绩走势,还是股价走势都表明,人们当初的担心不无道理。而在墨菲定律激情上演之后,另一个定律——贝勃定律也逐步登上了舞台。
首先,从市场自身运行的轨迹来看,每次反弹的力度越来越小。今年的第一波反弹,上证指数反弹幅度为16.23%;第二波反弹,上证指数上涨9.4%;第三波像样的反弹直到9月初才发生,涨幅不足5%。若综观这几年的市场反弹来看,2009年的反弹最为强劲,2010年也有一波颇为可观的反弹行情,2011年的反弹则明显较弱,2012年年初虽有反弹,但做多动能也比不上2011年初。从成交量能来看,这几年市场的成交量也明显处于萎缩态势,可以说每次反弹都比前一次要弱。
其次,从股市上涨背后的驱动因素来看,2009年的反弹是因国内四万亿刺激和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而起,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刺激措施,故而引发了股市的全面反弹。这个时间段,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涨幅都很大;2010年下半年A股的反弹则在较大程度上与美国的 QE2有关,当时行情的典型特点是“煤飞色舞”,但这一年的反弹明显比2009年要弱;2011年国内处于紧缩阶段,国际也没有明显的货币宽松;今年9 月,美国启动QE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外围市场有所反弹,但反弹力度也比之前差了不少,而国内市场则仅仅出现了一波小幅反弹,之后指数再创新低。
目前来看,指数的运行轨迹似乎正遵循着“贝勃定律”所描述的特点。分析人士认为,股市是对经济的预期反映,但从A股的表现来看,除了对经济前景不乐观外,恐怕还包括一些对制度的悲观预期。而要扭转这些预期,需要一些充满智慧的顶层设计。
三招重塑杜利奥定律
应该说,目前对市场起作用的还是贝勃定律,但市场难道就此沉沦下去了吗?究竟偏向乐观的杜利奥定律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成立,何时才能在这个市场上发生作用。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改变市场的做空机制,二是打破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三是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
从目前市场的交易机制来看,表面上并没有多大的缺陷,但从股指期货市场来看,却存在一个较大的漏洞,即机构套保资金几乎只能做空,这个漏洞导致整个市场的空头力量过大。在整个市场的博弈过程当中,股票市场的融券规模太小,机构绝大部分时间和资金只能做多,这样一来,在期指市场若想套保就只能做空。有期货业从业人士表示,目前整个股指期货市场最大的空头就是机构。这样一来,股指上涨受到明显压制,此外很多游资也看准了这一点,一旦股指达到一定高位,就大举押宝做空,因为做空在博弈上处于占优策略。股票要上涨,首先要改变的是这种局面,若不改变,牛市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众所周知,股票的走向本质上是对经济预期的反映。如今A股市场走成这样,除了交易机制的问题外,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要改变这种预期,必须要打破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制度障碍。记者最近在经济学者巴曙松(微博)的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发展光伏新能源方向是对的,原偏向出口,现在海外市场动荡,本可转向本土市场,但民营光伏发电企业无法单独并网上网,需找一大央企合作才行,这明显制约了经济的活力。其实这只是个案,如果不改变这种体制,无法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经济前景也难言乐观。
从市场的资金源头来看,掌握这个市场话语权的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集团,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金。然而,从这个群体的动向来看,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来吸引他们投资股市,这个群体目前更热衷于移民,有闲钱也是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有人表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从世界范围来看,转型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国家,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更加需要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