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股市不相信穿越剧 市场预期会迅速改变

  [ “市场中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预期会迅速改变。”反向投资策略大师戴维·德雷曼如是说。这道理好明白,做起来太难! ]

  9月26日是个悲伤的日子。沪指失守2000点整数关口,创出2009年2月3日以来新低。星期三顿成“黑色”。

  就在前几天,新华社还在发文激励股民“应打起精神应对2000点,A股不值得绝望”,股市却一点儿也不给面子。

  当沪指破2000点的消息传来,办公室顿时一片哀嚎,一位MM幽幽地问:“我的股票还要套多久啊?还能赚钱不?”

  这个……不太能够,至少在目前。

  如今流行穿越剧。如果股民们玩穿越,估计没有人愿意穿越回到七年前——2005年6月6日(多么吉祥的数字!),上证综指瞬间击穿1000点,盘中最低998点。哀鸿遍野,股市如屠场,比如今更惨烈。

  如果真的可以穿越,股民们肯定希望穿越回到2007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证综指突破6000点大关,一举冲上6124点!

  2007年那一年,股民绝对过得足够激荡。那一年,中国股市狂飙急进,1月4日的2728点开盘起步,5月30日经历“千点大调整”,10月 16日冲至6124点高点,11月再次经历“千点大调整”,岁末以5261点收尾。那一年,股市以气势如虹的“逼空式”上涨态势,创下股指、成交量和开户数新高,迎来疾风暴雨式的扩容,到年底时两市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

  那一年,“带头大哥”在股市一呼百应,博客点击率超过“中国第一博”“老徐”。那一年冒出一个史上最牛的散户叫刘芳,那一年,北京银行(6.87,0.08,1.18%)刚刚上市,制造出一批百万富翁,其中不乏“娃娃股东”。

  那一年,财经媒体圈很躁动。记者们如果聚在一起,言必称股市,各种话题,八卦、内幕、小道消息,密密交织在一起。至于消息真假,信不信由你,届时就看股市的表现呗。

  “全民皆股”的时代,媒体圈也不乏传奇。同行饭局、聚会中,大家于是听说:某报的老A已赚得百万身家,听说已辞职隐退了哩。某杂志的小B和家人朋友搞了个小私募,忙着炒股呢。喂喂,你们还记得某刊的大C不?人家用一万元当本金,短短数月已赚了十万呐,听说自己成立了一家财经公关公司,专门做 IPO财经公关喔。

  姐当年也是一枚小股民,用两万块钱居然也买了三四只股。却从来不盯盘,更不搞什么基本面研究,只跟着周围的一票军师们炒,最好的战绩是买进500股鞍钢的股票,居然从数元涨到十来元!姐狂喜着迅速出货了结,获利约5000元,刚好够入手一只诺基亚(微博)最新款的商务手机(那会儿iPhone大概还在乔布斯的脑袋里酝酿)!

  “小富即安”,我这一介小股民很是笃定,立即约了俩圈中闺蜜Flora和Susan吃饭庆祝。我们三个人饭后在太平洋(5.83,0.03,0.52%)百货二楼喝咖啡。当时正值黄昏,一坨夕阳仿佛吊在大玻璃窗上,把个玻璃窗搞得波光涟滟般,炫而美。

  我们三人碎碎语,气氛安详而温馨。望着咖啡杯上精致的花纹,姐在心里默默地想:有活干、有股炒、有朋友吃饭聊天,这样过过日子,也挺好的吧?

  那时,Flora和老公各自用自己的户头炒各自的股,以免因炒股战略战术不同而吵架。Susan一边忙着炒股一边忙着谈恋爱,“像选股票一样选男友”。大家的生活都这么充实而满足。

  好日子总是走得最急,牛市总是太匆匆。当我还在踌躇着是否再追加点投资,11月的“千点大调整”迎头而来,然后便一脚跌入2008年的熊市之中。这一年,股市如“白骨精”般被打回原形,一根大阴线让股民们“一夜回到解放前”。

  “市场中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预期会迅速改变。”反向投资策略大师戴维·德雷曼如是说。这道理好明白,做起来太难!谁会想到牛市居然这么短暂,熊市又如此长夜漫漫!

  股民们更熟悉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但是,人性这东西,真是很难用理智来驾驭。在股指狂泄的当口,人们总是“在别人恐惧时更恐惧”,在股指反弹时,又总是“在别人贪婪时更贪婪”。你或许跑得赢大盘,但能够跑得赢欲望吗?

  逝者如斯,股市的辉煌不易复制,2007年的荣光,再难重现。在中国股市做个乐观主义者挺难,除非玩一把穿越剧,自己逗自己玩玩儿。

  和Flora、Susan聚会时,大家早已想不起来聊股票,炒股炒成股东,还有啥可聊的呢?

  虽说早不炒股了,Susan凭着当年“像选股票一样选男友”的眼光,已成功斩获一个成长型“绩优股”男友,并将其迅速晋级为老公。这几年来,该“绩优股”的潜力正在逐渐呈长期上升趋势,已进阶“高富帅”序列。

  “牛市再不来,姐就老了!”望着手里的iPhone上的K线图,Susan幽幽地感叹。恍了一会儿神,伊长舒一口气,“还好姐选男人的眼光,比选股票要靠谱得多!”(作者为资深财经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