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李扬帆
随着大盘重心向2000点下方滑落,多数个股股价也呈现出加速下跌的颓势,在此背景下,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以及跌破每股净资产的个股数量明显增多。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破发、破增、破净股持续扩容的现状令人忧虑,但也不能排除其中部分质地优良个股遭到错杀的可能,当前乏味的行情未必不是布局潜力“破”股的良机。
三指标掘金破发股
相对于乏善可陈的大盘,新股在本月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关注度,本月上市的10只新股的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7.58%。不过在排除首日“炒新” 的因素后,新股市场同样没能摆脱弱势大盘的拖累。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昨日收盘,今年上市的148只新股中已有81只处于破发状态,破发率达 54.73%。而以8月31日收盘价计算,破发新股的数量为67只,仅占当时138只年内上市新股总量的48.56%,破发幅度在40%以上的新股也仅有 3只。
自去年以来,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整体上处于下滑的过程中,新股估值泡沫已不像以往那样明显,这意味着多数今年上市新股的发行价定位是合理的,即使市场再次出现下跌,破发幅度较高的新股也缺乏深跌的空间,况且不少破发新股的基本面相当不错,比如京威股份(8.34,0.29,3.60%)在中报净利同比增长41.11%的基础上,又发布了三季报预增40%的喜报,这类具有安全边际的破发股票,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但在当前相对弱势的环境下,投资者在选择破发股时,应遵循三条原则,首先有业绩支承,三季报预增幅不低于30%;其次破发幅度不低于10%;最后优先选择流动股本在2亿股以内中小盘破发股。
潜力个股:兴业科技(10.54,0.20,1.93%)、普邦园林(24.14,0.50,2.12%)、百洋股份(21.88,0.44,2.05%)
三类破增股钱景好
在新股大面积破发的同时,增发股“破增”的现象也在迅速增多,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昨日公布了增发预案、但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共有277 家,其中市价低于增发价的公司多达122家;而在99家已于今年实施增发的98家上市公司中,“破增”的公司更是多达78家。而在8月31日时,预案破增、实际破增的增发股数量总计只有159只,不到一个月,破增股的数量便增加了25.78%。在破增幅度方面,山东钢铁(1.92,0.03,1.59%)、川润股份(7.02,0.18,2.63%)等19股目前的股价较市价存在30%以上的折价。
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表示,由于参与上市公司增发的机构或个人大都是公司战略合作者或是有着关联的重要股东,参与增发的前后应该会达成某种协议,若上市公司再融资获得资金真正投入项目,而这些项目又能带来正收益,那么股价重返增发价之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投资者对于那些质地优良的破增股的前景不要过于悲观。投资者在具体操作时可从三个角度下手,一是增发已经实施、三季报业绩预期较好且目前股价较增发价有20%以上折价的个股,一旦三季报行情启动,这类个股向上反弹的空间相对较大。二是增发正在进行中,上市公司有动力为了增发顺利、推进“维稳”股价的个股。此外,已经破增、但增发股即将在未来2~3个月内解禁的个股可能存在机构自救的可能。
潜力个股:川润股份、西飞国际(7.13,0.12,1.71%)、北京利尔(6.94,0.14,2.06%)、哈飞股份(15.19,0.34,2.29%)。
关注回购的破净股
除了破发、破增股在近期密集出现令人瞠目外,破净股的迅速扩容同样也对市场信心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以昨日收盘价计算,破净股数量已多达97只,较8月底时增加了17只。其中业绩、股价双低迷的钢铁板块饱受破净困扰,破净的钢铁类个股多达18只,鞍钢股份(3.41,0.11,3.33%)的市盈率甚至已低至0.4893倍。此外,作为传统“高富帅”行业的银行板块也在近期遭遇大面积破净,16只银行股中的9只目前已处于破净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蓝筹品种构成了当下破净股的主力,97只破净股中的93只都属于蓝筹股。
广发证券(13.40,0.80,6.35%)投资顾问郑有利认为,每股净资产在理论上应是股票的票面价格,若股价低于票面价格,则通常认为是超跌现象,或者认为目前市场已经进入底部。但破净“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对具体个股资产未来的成长性产生了怀疑,从而造成股票投资价值下降,在此情况下,存在大股东回购或增持希望的破净股或许表明其实际价值被低估,随着宝钢股份(4.57,0.03,0.66%)开始实施回购,部分具备回购预期的破净股可能会成为回购效应的受益者。
潜力个股:宝钢股份、平安银行(13.03,0.39,3.09%)、京东方A(1.89,0.05,2.72%)。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