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张)
昨天,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对投资者提出的涉及资本市场的八大方面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 ———
昨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对投资者提出的涉及资本市场的八大方面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包括新股发行、价值投资、股市新政、上市公司分红、内幕交易、退市等诸多方面,直面投资者的质疑。
-热点问题一
新股发行改革
“雷声大雨点小”
首先,对于投资者感觉新股发行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好像没什么实际作用的问题,证监会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果:一是新股高价发行的现象有所改变。二是新股发行节奏明显放缓。三是新股首日定价博弈机制初步形成。四是机构投资者在定价中作用日益显著。五是市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六是改革的方向取得各方认可。
证监会将深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修改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逐步推出落实《指导意见》的后续配套措施。研究完善相关规则,改善发行条件,细化信息披露要求,将审核的重点转移到对信息披露质量、风险提示的充分性上来。
证监会还将坚决打击和惩处发行人造假违规、粉饰业绩、恶意隐瞒以及中介机构合谋造假、人情报价、捧场抬价等误导投资者的行为。
-热点问题二
不分红就是在“剥削”股民
还有股民指出,不分红就是在“剥削”股民,证监会是否该对不分红或少分红的公司给予惩罚?
对此,投保局表示,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一直是监管的工作重点。目前绝大部分公司都有所行动,主动发布现金分红倡议书,增强回报股东意识;主动对公司章程进行修改,明确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保障对股东的合理回报。
但普遍增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希望投资者擦亮眼睛,支持那些有责任心、回报意识强的企业,善于、敢于、勇于行使股东权利的企业。
-热点问题三
坚持价值投资还有意义吗?
投资者反映,投资蓝筹股赚不到钱,炒新、炒小却赚到钱了,坚持价值投资还有意义吗?证监会表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与国际上的主要市场基本相当,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正逢比较好的时机。
近期,部分蓝筹股价格出现一定调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因此否定大盘绩优股的长期投资价值。2001到2011年的11年间,全国社保基金累计实现投资收益2846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8.4%,其权益类资产回报率远超过这一水平;自2003年QFII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以来,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由此可见,A股市场对投资者而言是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
证监会表示,所谓长期投资,就是不能拿几个月的价格来衡量,否则就会犯追涨杀跌、反复折腾的错误。证监会建议广大投资者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认真研究公司基本面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个股、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价位,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热点问题四
股市“新政”是否有利于投资者?
一个老股民提问说,证监会总是在说改革创新,并且出台一系列所谓“新政”,但是市场并没有什么起色,想问问,这些政策到底是否有利于投资者,有利于市场发展?
证监会表示,所谓“新政”的说法很不准确。总体来看,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着眼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而非调节股指短期涨跌,不宜用“政策救市”的眼光看待这些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股市运行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股指涨跌是境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反应,资本市场气氛不够热烈,有上市公司自身的原因,也有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影响。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