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A股轻现金分红“沉疴待疏”

  近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随后,深交所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中小板红利指数,称该指数“积极响应了证监会与深交所对上市公司在分红、治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与呼吁,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良性运作,促进中小板市场健康发展”。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话题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简单确定分红规则解决不了问题

  A股市场重融资、轻分红一直为市场所“诟病”。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分红要经过董事会制定方案和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在中国,分红有两种,一个是股票红利,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送转,另一个便是现金红利。

  回到问题的起点。作为上市公司,是否应该进行现金分红呢?

  作为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南京世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士杉认为,上市公司应该通过分红来回报投资。“有些公司从来就不分红,市场上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比比皆是。”

  常士杉在进行投资时比较看重公司的现金分红情况。“一个公司如果能够提供持续的稳定的现金分红,那么对我们而言这部分的收益就是确定的,这也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在我们进行投资决策时,现金分红占到的权重至少在30%以上。”

  “现金分红,我们肯定看重,但是现在不看重。”万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大刚称,主要是因为现在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不多,也没有可持续性。

  “我举双手赞成。”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邵宇是现金分红的积极支持者,“这是当前监管机构的努力方向。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确定好规则,并让大家遵守这个规则,假以时日,大家就会适应这个规则,现金分红就会成为市场的一种惯例了。”

  也有对此持不同角度的声音。日信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徐海洋则对记者表示,对于真正的成长型公司,强制分红会明显损害公司的成长能力,这实质上是对股东权益的损害。而成熟的、具备稳定现金流的公司,为了获取稳定投资者的长期关注,稳定的现金分红必不可少,这是形成理性股市投资文化的必由之路。简单地在分红环节立规定制,解决不了理性投资文化形成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投、融资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

  据记者了解,造成A股市场现金分红困局的原因,既有来自上市公司的,也有来自投资者的。

  “上市公司若想现金分红,一是要有能力,二是要有意愿。”邵宇告诉本报记者,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派发给股东。此外,还要看上市公司是否愿意给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的信心。

  “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比较缺钱,尤其是高增长的公司一般都不喜欢现金分红。他们也没有想过要回报投资者。”邵宇表示。

  徐海洋认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不喜欢现金分红,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市场制度没有明确对于现金分红的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中,有对分红行为的一定要求,但没有特指现金分红。”

  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现金分红的力度往往会弱于送转分红。徐海洋称,多数公司通过公积金转增等手段,可以实现“10送10”或者更高的分红比例,相对来看,现金分红的收益回报率比较小。

  此外,税制设计问题也使得上市公司不愿意现金分红。“现金分红纳税,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这是"双重征税",使股东权益形成一定漏损。”

  那么,上市公司又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江苏省某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每年都向股东推出丰厚的分红方案,包括大笔例现金分红和高送转。该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公司董事会在制定分红方案时主要考虑3个因素:公司长远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公司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关注和了解投资者的回报预期;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我们始终以"给投资者带来合理回报"为出发点、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来考虑利润分配方案,这应该能得到广大投资者的支持。”该董秘称,给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积极响应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并联合其他几家江苏省内上市公司向省内全体上市公司发出关于加强现金分红的倡议书。”

  不光一些上市公司不喜欢现金分红,投资者对现金分红也不是很“感冒”。

  “其实,投资者不喜欢现金分红与上市公司不想发"真金白银"是连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如果投资者对现金分红存在一定的关注,需要获得现金红利,那么上市公司也会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邵宇表示。

  徐海洋也认为,这与市场长期形成的投机炒作氛围有关。“分红送转的炒作,在很大程度上被投资者狭义地解读为高送转的炒作。另外,现金分红的力度不如大比例送转看起来诱人。”

  取消红利税获得不少“赞成票”

  税制设计上的问题也使得现金分红“不受待见”。投资股票的收益主要有两种,资本利得和现金分红。对于现金分红,国家会征收10%的个人所得税。而对于资本利得,国家目前尚没有对此征税。

  加上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偏少,故而市场追求资本利得者多,追求现金红利者少。

  “现阶段的投资者主要关注差价带来的收入,所以少量的分红对于投资者而言意义并不大。”铭远投资总监韩跃峰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次上交所提出取消红利税,并就此征集社会各界意见,获得了不少“赞成票”。

  “红利税是"双重征税"。把红利税给免掉,投资者有更多动力接受现金红利,而上市公司也才会有动力去发放红利。”邵宇称。

  王大刚表示,在海外市场,分红税率很低,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分红是投资者最基本的收益,所以红利税应当越低越好。这也是现在监管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取消红利税对于推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而言,并不能起到毕其功于一役的作用。

  “取消红利税对促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就好比搭在高烧病人额头上的凉毛巾,有效但不治本。”某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红利税不是当前现金分红困局的症结,症结在于分红制度的整体设计。

  “降低了企业现金分红的税务成本,应当是重要制度设计改进之一。”徐海洋认为,从根本上讲,上市公司经营改善,现金流充裕,有塑造长期稳定投资者的意愿,才是推动稳定现金分红的核心内容。

  对于证监会、交易所推出的一系列鼓励现金分红政策,邵宇认为,他们能够取得效果,但还是需要时间。“投资者也好,上市公司也好,目前都是比较重短期的。大家应当静下心来,一个老老实实地给钱,一个老老实实地分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王大刚认为,相关措施的效果很明显上市公司2011年的分红金额比2010年增长了29%,“这是一件好事。”

  当前A股轻现金分红主要是由市场的不完善和不成熟造成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在美国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况更能反映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股价就比较稳定和理性,炒作空间也会受到限制,这时,真正能吸引投资者的,就是分红。

  “今后,随着A股市场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投资者会越来越关注分红市场。”王大刚表示。

  (本报记者李晓刚执笔,参与采写记者苗露、见习记者李盼盼、实习生李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