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国土部回应楼市调控新话题:不用担心地不够用

近期,一些城市相对集中地推出住房用地,有观点认为可能会造成土地市场过热,进而推高房价。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土地市场会不会过热?相对集中推出住房用地会不会推高房价?就当前地产调控焦点问题,记者26日专访了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

上半年土地市场整体偏冷但住房用地供应量并不少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看,去年以来的调控效果明显,土地市场平稳。从土地价格方面看,今年上半年,各地推出住房用地多以底价成交,溢价率远低于往年,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流拍流标,进入5、6月份后,一些城市出现了个别高价地,这些地块所处区位和开发条件较好,基本上是优质稀缺地块,而且多为商服用途,对住房市场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105个城市的地价监测结果显示,住宅地价增幅逐季收窄,1、2季度,住宅地价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04%、 0.1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1.77%。有53个城市环比为负增长或零增长。

从土地供应数量上看,由于市场整体偏冷,购地需求相对不足,致使住房用地供应量同比减少约两成,降幅不大,但应看到实际供地量也并不少,且半年供地量相当于前五年同期平均供应量的116%。同时还应看到,市场上仍有相当数量的已供用地正在开发或待开发,总体上后期可供开发建设的住房用地是充足的,不用担心地不够用的问题。

当被问及集中推出住房用地会不会推高房价时,该负责人指出,调控内容之一是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促开发,使已供应的土地尽快转化为房屋有效供应;另一方面要继续保证住房用地的供应。根据国土资源部每周监测分析,与往年供地节奏变化基本一致。总的看,近两个月各地相对集中推地,总体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有利于后市稳定。

同时要看到,近两个月房企拿地虽有所增多,但底价成交或低溢价成交仍是主流,地价总体上仍保持了平稳。8、9月份,各地异常交易宗地继续减少,溢价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因此,虽近两个月一些城市开始相对集中推出土地,部分房企加大了拿地力度,但地价变化不大,土地市场总体平稳,尚未出现过热。

继续加强调控不放松 保持土地市场稳定

目前正值金九银十房屋传统销售旺季,国土资源部如何确保土地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

对此,上述有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继续指导督促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执行好现有土地供应政策,均衡供地,稳定地价,防违规用地、防异常交易,处置闲置土地和打击囤地炒地,稳定土地市场。

一是督促住房供地计划落实程度不高的地区,着眼于后市,积极稳妥地增加土地供应,保持均衡供地,促进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二是继续做好地价动态监测,防止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三是继续处置闲置土地和打击囤地炒地。继续加强对各地出让公告和成交结果的监测,对违法违规用地保持高压态势,一旦发现,即时叫停。

相关阅读:继续限购 住建部国土部联手给楼市吃定心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楼市继续限购,房价不具备全面反弹条件”的表态,与国税总局明确房产税扩大征收,共同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此时,适逢第四季度临近,调控细则即将进入新一轮倒计时的时段。

虽然“金九”在连续几个月高成交量的对比下,显得成色不足,但这并不妨碍今年三季度的住宅成交量创下近三年最高的记录。

为何三季度市场明显升温?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首先,3月份以后,政策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虽然限购、限贷这两大调控主基调仍未放松,但是对房地产影响较大的信贷政策方面出现了较大的松动。其次,土地的市场升温,使得购房者对市场价格再涨担忧增加,随之入市。

虽然房地产市场从表面来看逐渐回暖,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日前表示,总体看,去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市场格局尚未出现根本性改变,投机投资性购房得到明显抑制,房价基本平稳,住房库存量基本保持稳定。接下来,各部门、各地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支持居民合理自住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好现有调控政策,巩固调控成果。继续指导督促限购城市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措施,确保限购措施实施效果。

事实上,自6月份以来,多部委就陆续表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7月中下旬,国务院还派出督查组进行房地产调控情况实地调研。8月底,多部委再次密集发声楼市调控,并传递出差别税收、房贷及推进房产税试点,将成为下一步楼市调控政策走向的信号。

从操作层面来看,房产税试点扩大确已在计划安排内。20日,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在第五届中国企业税务管理创新大会上明确表示,房产税下一步将扩大试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房地产税制度,房地产税具体深化时间可能在年底或明年3月份以后。“房地产税最终会在全国实施。”丛明表示。

此外,上述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适时对执行调控政策不力、放松调控政策,造成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实行问责。同时,加快研究并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