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楼市泡沫破裂的一个反面样本

  【每日财经观察】

  鄂尔多斯楼市泡沫破裂是意料之中的事。早在2010年媒体就称鄂尔多斯为“鬼城”,即房子很多却无人居住。当年,就有人称鄂尔多斯楼市存在泡沫,但称“坚硬的‘泡沫’”。时间能够证明一切,泡沫就是泡沫,再坚硬的泡沫也有破裂的一天。

  2012年8月的鄂尔多斯,随处可见停工的烂尾楼和讨债者。当地一位开发商称,8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已经停工,而这些房子的投资60%以上来自于普通市民。据悉,该市90%以上的家庭都拿出了钱投资房地产。(8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

  显然,鄂尔多斯是中国房地产泡沫最先破裂的城市。类似现象在多年前的海南、北海上演过,到处都是烂尾楼和讨债者。尽管鄂尔多斯是一个富有的特殊的城市,是一个西部小城市,不会连累到中国楼市。但笔者以为,鄂尔多斯楼市泡沫破裂对于其他城市楼市和中国楼市,具有一定警示价值。

  警示一,再坚硬的房地产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之所以坚硬,就在于该市房地产泡沫背后的资金推手一直显得格外坚实,且与众不同。由于该市极其富有,人均收入较高,楼市资金多来自于民间,所以泡沫存在多年而不破裂。但是,当民间资金以高利贷的方式进入楼市时,就埋下了“地雷”。

  众所周知,高利贷在江浙一带兴风作浪之后带来了诸多问题。同样,鄂尔多斯民间高利贷进入楼市,就注定加快了楼市泡沫的软化和破裂,因为房产最终是用来居住的,长期大量空置必然会有严重后果。而包括一些开发商在内的多方人士,也长期认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

  鄂尔多斯楼市泡沫破裂说明,如果中国楼市的泡沫不及时挤掉,也会有破裂的一天。如果说鄂尔多斯的追债者多是当地居民的话,显然,一旦中国楼市泡沫破裂,追债者就不仅是居民了,还会有银行、建筑商、材料商和各种投资机构。因此,应早日预防中国楼市泡沫破裂。

  警示二,地方政府是楼市泡沫的主要推手。比如,鄂尔多斯政府不仅鼓励和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所谓城镇建设,估计就是房地产开发,而且协调国有大银行三年向鄂尔多斯授信额度420亿元,已落实161亿元;激活民间资本390.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4.9%。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取银行贷款,导致不少资金流入楼市,另一方面,鄂尔多斯的民间资金演变为高利贷也进入楼市。当这两种力量同时在一个小城搅动时,泡沫必然越吹越大,直至破裂。可以说,无论是一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还是一个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背后都有各种资金在兴风作浪。

  同样,在其他城市,地方政府也在扮演着楼市泡沫推手的角色。比如,千方百计刺激房价上涨就是在制造泡沫;比如,以文化工程搭台、房地产唱戏,也是在制造楼市泡沫;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名义发展房地产的地方政府更多。不管哪个城市,一旦楼市泡沫破裂,地方政府都难辞其咎。

  警示三,“鬼城”迟早要见“鬼”的。不仅鄂尔多斯有“鬼城”这个外号,不少二三线城市或某些一线城市的某个地区,也有“鬼城”的外号。在楼市泡沫破裂的导火索没有点燃之前,“鬼城”依然是城市华丽的一部分,但是,一旦导火索被点燃,“鬼城”就会露出可怕的面目。因此,被称“鬼城”的地区要当心了。

  警示四,必须提高开发商自有资金的比例。鄂尔多斯开发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高利贷,其他城市开发商一半左右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开发商自有资金少,不仅项目开发风险很大,容易变成烂尾楼,而且向银行、民间和资本市场融资,就会把风险扩大到整个社会。因此,关于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和预售制等问题,该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