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清楚,我国经济前景未明之时,政策不会轻易给楼市加压。我们亦清楚,房产税等重磅利空消息的不断传播,总会给卖方心理加压。旺销后,“量比价重要”依然是商家的共识,商家的自我压抑,勒住了房价上涨的缰绳。
黄金月未至,楼市已经热得发烫,新推楼盘卖得盆满钵满,买家漏夜排队重现楼市。恐慌性购买,已不是人们的揣测或者商家的营销推手,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部分买家的身上。
恐慌性购买的出现,在于当前楼市的量价齐升。历史一再给予我们“市场亢奋时要记得风险,市场绝望时要看到希望”的忠告,但终难阻挡切身利益下的盲动,羊群效应频现:市场亢奋时出手,市场绝望时观望。最终结果往往是低位不敢入市,入市时已处于高位。
其实,现在楼市的量价齐升,早已脱离了当年狂飙突进的轨迹。限购、限贷的红线,已为楼市的量、价设立了“天花板”,量、价难以积聚足够的动力,突破“天花板”的限制。早买迟买,也许成本上会有差距,不过,再难出现2009年那种一两个月单价相差几千元的变态落差。
更何况,我们还应记得,9月份是一年楼市基本定局之时;9月份,往往也是多事之秋。2007年9月27日,二套房贷政策首次出台;2010年9月29 日,“新国五条”出台,限购现身……2012年9月未至,市场已是一片“风声”:房产税试点城市一波三折、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取消银行增多的消息持续发酵、国务院督查组的结论欲定未定,房地产市场表面平静之下,其实暗流涌动。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