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楼市回暖:房地产价格和政策调控的博弈

凤凰卫视[2.18 3.32%]8月17日《财经正前方》,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一天之内同时出现的楼王和地王。

陈蔼贫(深圳住房研究所秘书长):楼王地王经过两年的房地产土地市场的沉寂,那么现在出现它绝非是偶然。

解说:成交量不断攀升,楼市就要触底反弹了吗?

贺晓丽(深圳中原地产副总经理):上半年的整个销售回暖,使得发展商手中的一些钱有了一定的结余。

刘利刚(澳心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是不是很多人认为,我们已经在房地产调控的末期。

解说:一边是楼市成交量持续回暖,一边是中央坚定的调控决心。这场矿日持久的拉锯战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刘利刚:房地产价格又开始蠢蠢欲动,又开始往上走,如果说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这将跟我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完全相悖的。

解说:是土地盛宴的挽歌,还是房地产暴利时代再次降临,财经正前方正在关注。

刘芳:不少自诩专业的外国媒体,近两年来都在不停的唱衰中国楼市,近期甚至有人将中国楼市称为人类历史上所知道的最大的泡沫。如果这个泡沫真的不幸崩盘,势必要酿成一个奇迹的总结。但是,尽管唱衰的人总是前仆后继,北京海淀区却有个叫做万柳的地方,7月10号的时候,经过整整46轮激烈竞拍,万柳地块以26.3亿元成交,地块楼面价格超过4万元,不仅成为了北京的新地王,更刷新了中国单价帝王记录,也许你会说万柳地王只是个个别现象,但是今年五月份以来,中国许多城市的住宅成交量都在迅速上升。

六月份北京住宅成交量同比上涨50%,上海超过30%,杭州今年仅仅上半年的住宅成交量就比去年一年的还要多,就连我们早就已经淡忘了的购房者连夜排队千人购房,日光盘等等现象又重新出了江湖。对于这波行情有人欢欣鼓舞,有人紧张忧虑,也有人矛盾纠结,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着中国房地产在中央的重手调控下,依然量跌价不跌,楼王地王频出,本期的财经正前方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躁动的中国楼市究竟是怎么回事?

解说:流火的七月,就在央行宣布年内二度降息后不久,北京房地产市场同时出现天价地王和楼王,将调控标杆城市推向新的价格敏感区间。新地王位于北京海淀的万柳片区,拍卖成交价格26.3亿元,预计建成住宅后,每平方米至少要卖8万元才能收回成本,就在同一天北京某地产公司更以震撼性价格推出12栋精装别墅,每栋售价高达3亿元,接近每平方米20万元的单价,让该楼盘迅速问鼎北京第一贵。

刘利刚:市场的预期也在改变,大家可能认为调控已经两年房地产政策已经见底,朝前看的话是不是新一任的政府能够继续执行现在的这个房地产调控的政策。

解说:近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不时闪现的楼王和地王,似乎已经让一些眷恋昔日繁华的地产商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不少低产商拿地行为随之积极起来。有媒体不禁感慨说社会有房奴,企业有地奴,就这么一块地那么多的企业来疯抢,在这个拍卖场中,克制的力量太渺小了。

贺晓丽:上半年的整个销售回暖使得发展商手中的一些钱有了一定的结余。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也看到了,因为从我们数据来看,整个地方政府上半年的土地收入减少速度是非常高的,很多都达到了40%到60%,那么收入锐减使得很多发展商在跟地方政府谈判的时候,他可能能够低价获取地。

解说:记者在街坊中瞭解到,不少民众感到房价明显反弹,几乎又回到调控前的高位。

民众:不降反升吧,感觉上个月大家又开始卖房的热情又比较高涨,身边的朋友又开始注重这一块的投资。

解说:有民众认为未来房价很难在降。

民众:将来的话我觉得如果说照这个发展速度的话,应该会在这个价位上浮动而已。

民众:房价的降幅跟自己的收入,好像永远不成正比。因为我本身是做建筑这方面(工作),因为我自己做建筑我都买不起房,很现实一个问题。

解说:今年六月楼市在降息等利好信号刺激下成交量急剧上升,大批观望的购房者跃跃欲试,开发商销售业绩大幅飙升,端午节前两天北京全市住宅网签总量为1115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倍,广州楼市端午两天成交447套,成交量同比上涨24%。有购房者形容火爆的售楼场面不是日光,应该叫小时光,这不禁让人联想起2009年那个疯狂的抢房时代。

陈蔼贫:如果仅就现象本身来说,它和我们2009年的状况是非常相似,那么我们说这一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还是目前我们整个政策,它这种含糊和矛盾引起的,金融政策在放宽松,但是另一个方面中央的声音尤其是房地产主管部门的声音还是非常之明确,要继续加强调控。

解说:有着地产大炮之称的任志强在刚刚结束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预言受土地供应情况的影响,明年三月份将出现楼价高增长,土地市场的快速回暖终于出碰到了中央政府高度敏感的楼市调控神经。在频繁对一些土地市场成交活跃的城市实行行政压力后,国务院派出八个督察组赴十六个省市对房地产调控展开专项督查。

贺晓丽:虽然三个政策都没变,但是都实现了土地可以卖了,房地产税收上来了,发展商的困局解开了,不会发展商有要倒闭的了,其实是比较好的一个结果,但是如果再出现大面积的价格上弹的话,可能中央政府就要有一些行动了。

解说:督察组调查楼市之际,北京许多楼盘选择在工作日开盘,有开发商直言这是为了避免媒体关注。有位终结老总甚至忧心忡忡地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说。

微博评论:好不容易市场转暖,交易量没达到高峰期的一半就大叫日光盘报复性反弹,结果客户没信总理信了。

陈蔼贫:我们说采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不是不可以,它在一个紧急时期,一个特别的时期,它进行干预是完全是必要的,也是合法的。如果继续的这样长期使用下去的话,那么它实际上对我们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刘芳:房地产大概是中国经济所有行业里,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应该说中国经济中的任何一个行业飞速上涨的话,抱怨的人总不会像房价飞涨这么多。的确中国的高楼价让工薪阶层负担越来越重,也透支了不少年轻人的梦想,房价自从1998年住房改革之后,就一路攀升,政府屡屡调控,但是最终总是屡屡空调,最近的一轮调控自 2009年底开始历经了两年多的努力,终于现出了一些效果,但是随着稳增长措施的推出,楼市却又一次出现了反弹迹象。这或许也再次印证房价终究还是市场的产物,绝不是以行政手段就可以打压。相反的此次调控中的限购反而还适得其反的造成了市场营销学中所说的所谓饥饿营销,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人对家,家对房的依赖都特别强烈,而当人们感情色彩越浓厚,对房子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越发容易丧失理智。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楼市回暖:房地产价格和政策调控的博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