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国内楼市储备政策猜想:房产税征收或扩容

  始自7月底的国务院各地楼市的督查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从目前初步汇总的信息来看,部分地区、部分城市房价反弹,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关于房地产储备政策的揣测纷纷。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出台新政内容和出台时机,将在很大程度上视督查报告而定。而此前备受关注的焦点,如房产税试点扩容、二手房交易税提高、房地产贷款收缩、预售制度微调、切实问责地方等均在政策猜想的名单之中。

  税收环节:房产税征收扩容、二手房交易税提高?

  房产税征收扩容可以说是当前市场讨论最激烈也是分歧最大的政策之一。

  近日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地税官员正在开展为期6个月的房产税税基的评估集训。此举被认为是在为房地产税向全国铺开提供技术和人员储备。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要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税收改革方案。"这似乎也印证了房产税试点正在有计划地向全国铺开。《《《多地推进存量房信息系统建设储备政策或择机推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在双轨统筹的制度建设里,无法规避的是包含着房产税改革的组成部分。从最高决策层的重要会议和管理部门的重要改革文件中都有清晰的表述,要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

  不过,房产税一旦扩围,能否真正为房地产的调控助力?民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最强烈的反对者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他认为,"(开征房产税)长期看只会促使地方政府提高房价。因为所有房产税都是以评估价而不是以购买价计算的。所以,房产税是地方政府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让房价增高,才会增加房产税。"

  此外,还有的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房产交易过程并不是十分规范,房屋价值评估还有一定难度。由于全国住房信息没有完成联网,很难知道目前我国多套房持有者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闲置房。另外,我国高达85%以上的房屋自有率,群众能否轻易接受,也是阻碍"普遍征收"的重要因素。

  对此,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足够的供应,将影响对存量房征税所应发挥的效应。他认为,对存量房征税是增加房屋持有成本,能有效抑制投资、投机行为。但是,若房地产供应量跟不上,卖方市场仍然占优,房产税则会转化为交易税,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也增加了刚需的负担。房地产信息只有公开化、透明化,房产税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缓解供需矛盾。《《《房产税短期难扩围 现存量房交易逃税严重

  在关于房产税的争论还甚嚣尘上的同时,另一种税收政策则悄然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

  市场普遍认为,提高二手房交易税费实施起来较为简单,灵活性强,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资性房屋买卖行为,进而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二手房交易税费的提高政策可能作为下一步政策调整的尖兵率先出台。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专家组成员曲卫东建议,在存量房的定义上,除了对城市所有已购房地产采取"普遍征收原则",以防在二三套房认定上加大征管成本和增加寻租空间外;也可对开发商已建未售的房地产设置一个销售期,并对逾期未售的房地产征税,从而有力地防止开发商捂盘惜售;或对购房者的二套(含)以上住房征税,从而提高闲置住房的出租率。

  买卖环节:限购强化、预售制度微调?

  督查透出的"从严"态度,意味着要严格落实已有的调控政策。"限购"政策是本轮调控政策中的一柄利剑,但也是地方实际操作中容易打擦边球的地方。此前地方对于限购政策的微调试探,被认为反成为未来政策扩大和改善房地产购买限购范围的动力之一。这也体现了中央对于限购"红线"的再次强调。

  我们注意到,目前所谓最严厉限购政策,其执行城市数量为40多个,并非全国都限购,而且部分城市限购区域仅限于城区,范围有限。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也容易打擦边球。从这个层面看,目前的限购政策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限购城市的范围也有扩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