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波:与其说回暖,不如说回归。今年上半年由于宏观政策有所松动,市场逐渐回归到了正常状态。至于这个回归是真相还是假象?我认为,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果说市场是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我认为这一阶段应该是回归的开始,而且往后的回暖、回归会逐渐进入一个良性的状态。但是,如果政策调控仍然处于非常严厉的状态,我认为也许近期的回暖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那么,是真相还是假象?可能要等到明年,等到政府对房地产有新思路的时候才能揭晓。
黄俊灿:目前的市场应该说不叫回暖,应该是恢复正常,或者是局部地方恢复得过头了一点。调控以来,成交量的低迷主要是由于房企对新出台的政策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今年4、5月份以后,刚需大量释放,成交量与前几个月相比上来了,但与往年相比是正常的,局部有楼盘库存去化很快,那也是正常的。
梁上燕:这一段时间市场只是稍稍回到正常,并不是大拐点。内外支撑条件均不足,在短期内市场不会出现反弹的拐点。明年3、4月份楼市可能会整体回暖,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涨,对于未来的调控,我认为也是常态的。
杨玉林:简单地讨论是回暖还是拐点,没有太大的意义。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性的调整,一种是周期性的调整,在这两种调整中,双方都会有一个预期。所以,做房地产要保持一种常态的心理,没必要太在乎房价,如果在乎太多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周卫军:从中远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应该是一个常态,政策调整只是暂时现象。在常态的调控过程当中,市场的波动也是正常的,无论是暂时回暖还是真正拐点,作为开发商,就应该有一个非常理性的心态:第一,为普通人盖好房子,坚持主流市场的定位;第二,要盖有人住的房子;第三,在细分市场研究的基础之上做产品创新。
陈润福:如果从今年4到7月份的销售业绩来看,销售量确实在上升,但将其放到长远的周期上来看,其实是平稳的。当下,供需双方都在适应新的市场规则。我认为现在并不是房地产市场真正的拐点,平衡发展仍然是市场的主调。
秦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可能靠投资性需求来支撑。所以,我们抑制投资、投机需求,满足合理化自住需求是一整套政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坚持。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自住性需求在三五年内是个常数,是可以估算到的。所以,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三五年中大致是稳定的。
赵驹:25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销售量下降的企业有10家,上升的有15家,综合起来房地产销售总量仍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房地产市场的状况还是比较稳的。我国城镇化还在发展,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仍有大量的需求。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到市场需求见底的时候,未来这个行业还是会比较稳健的。
陶冬:我认为当前房地产行业有两个盲区,第一个是把房地产的起起落落全归结于政府。第二个盲区是房地产有周期。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未来不应该将市场的好坏全部归咎于政策,也不能投机押宝这个周期什么时候下去,什么时候起来?而是要转型,要把企业做好,要把品牌做好,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张远:价平量升,这是一个现实。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来讲,应该更加谨慎,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产品是不是对路,是不是能够满足需求。企业应该怀着敬畏的心情来面对市场,怀着谦卑的心情来对待竞争者,对于宏观政策,房地产企业应该努力去适应。
杜丽虹:今天房地产的主题是被动还是主动?我觉得,如果开发商总是跟着政策跑,政策好了你就赚一把,政策不好你就出现了现金流危机,那你总是被动的。如果你主动地去进行模式的转型,去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那政策对你的影响就是比较小的,那你就是主动的一方,我认为未来的房地产应该朝着主动的路子去走。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