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武汉出招稳增长、稳楼市 开发商“造势托市”

楼市成交“有冷有热”

6月中旬,位于杭州滨江的“寰宇天下”楼盘开售,结果几百套房子中的90平方米小户型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日光盘”重出江湖。记者在这个售楼处看到,两名售楼员当月的销售业绩分别为12套和14套,这是去年他们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销售量。

“寰宇天下”的热销并不是杭州楼市的个案。随着“以价换量”的带动,以及适合“刚需”人群的中小户型商品房供应增加,杭州楼市成交连月回升,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增幅首次由负转正。1至5月,杭州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02 .10万平方米,由1至4月负增长5.1%转为增长1.0%。

在楼市成交“回暖”的同时,部分楼盘成交依然冰冻。机构数据显示,5月18日至6月18日一个月内,杭州共有76次开盘,共有7605套新房源领出预售证,这些楼盘的去化率仅为48%。

部分开发商“造势托市”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月份楼市成交“回暖”,主要是开发商大力度“以价换量”的结果。以杭州楼市为例,这期间所有“热销”楼盘都采取“低开”方式,降价幅度普遍在20%以上,甚至出现诸多因降价而引发的“房闹”事件。

但是进入5月,随着部分城市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为购房提供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的影响,楼市成交走热出现新的变化。原本大幅度降价的楼盘纷纷调高价格,加之购房者预期发生逆转,“量价齐升”现象再现楼市。

在杭州楼市,4月份开盘的“昆仑天籁”均价为8500元每平方米,6月 中 旬 加 推 时 , 均 价 悄 然 变 为11000元每平方米。“开发商为什么要提价?因为卖得好啊。”快房网首席评论员程伟明说,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被部分开发商及其代言者解读为利好楼市,导致购房者纠结情绪增加,害怕楼市反弹错失机会而匆忙出手。

尽管楼市成交逐步回暖,但在曹旭东看来,目前的楼市还是“有冷有热”。他表示,楼市调控的基调并没有改变,与此相应,除了降价的楼盘热销外,大部分没有降价、降价幅度不大的楼盘还是卖不动,“不能以部分热销楼盘来看待整体楼市成交。”

他担忧的是:“如果购房者预期房价会上涨,那房价真的就会上涨,这种预期在购房者中间正在形成。”

尽管楼市成交“有冷有热”,但购房者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许多购房者重新陷入买与等的纠结选择之中,并逐渐偏向于出手。专家表示,当前亟须稳定购房者预期,防止调控成果因为购房者预期反转而功亏一篑。

楼市现在正处于新的“博弈”之中:一方面部分开发商认为楼市调控还将继续,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就一再表示,调控可能是未来一个时期房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部分媒体和一些开发商一再“造势”,传言调控政策软化,房价将回升,很多购房者听信其言,预期改变,并真实反映在楼市成交上。

曹旭东表示,当前关键是要稳定公众的预期,要对出现的“稳增长”就是“稳楼市”的传言及时予以澄清,并监督地方政府从严执行楼市调控政策,让公众对楼市调控有稳定、较长期的预期。

“7折利率”虽未落地,但其预期正持续发酵,楼市“差别化信贷”日渐明朗。无论是出于“稳增长”之需,还是楼市自身运行规律使然,刚性需求释放势在必行;但在“限购”等调控政策高压之下,房价尚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

一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负责人

告诉记者,7折贷款利率大大缩窄存贷款利差,银行不赚钱,没有动力去做,“8折利率可能就是银行的盈亏平衡点了”。

中原地产上海浦东金桥证大二店经理张容平说,6月以来,客户看房量至少增加了两成,尽管在成交量上还没有直接的体现,但客户心理预期开始转好,出手买房的意愿明显增强。

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更能反映趋势性的指标。今年前5月,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2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5%;其中5月份开发投资为63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2%,大大高于4月份9.2%的同比增幅。有分析师认为,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在三四月份触底。中原地产、中投证券等均预计,今年6~8月楼市将“淡季不淡”。

“楼市最困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易居中国董事会主席周忻日前在此间的一次论坛上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场逐步走出最低谷,房价下行的动力也随之减弱。记者从上海多家房产中介了解到,随着市场环境的“微调”,房产交易议价空间缩小,卖家的心理价位也有所抬升。有关部门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上海今年2月、3月、4月三个月连续有一定交易量的楼盘中,降价楼盘的比重分别为45%、37%和47%,已远远少于去年11月63%的“底部”,“这说明房企的压力已有所减轻”。

随着“稳增长”发令枪的扣响,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已陆续出台。“稳增长”过程中如何“稳楼市”?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且房地产业关联建筑、建材、机械、装潢等50多个产业部门,几百种产品和服务。据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测算,近几年GDP的增长率中,房地产及其所带动的行业贡献率约占2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对地方财政收入有很大影响。

“如何既能有效遏制房价,使其合理回归,又能确保房地产开发保持一定增速,并发挥对经济的良性拉动作用,是今年房地产调控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说。

住建部日前强调,当前各地要按照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特别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楼市有所活跃,但目前不存在房价大幅反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