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浅谈淄博房地产项目的短信营销

  新浪乐居讯:(编辑 张百万)小编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留电话号码在外面,因此接到的楼盘项目营销短信为数不少。从营销的角度讲,小编感到十分失望,因为大部分短信都是白白浪费了成本,丝毫起不到营销的作用,甚至令人感到反感。小编也经常与周遭朋友交流,包括其他行业的营销策划高手,大家均对淄博楼盘项目的短信营销评价不高。

  “xxxx楼盘x月x日xxxx盛大开幕,共有xx、xx、xx等户型,交xx抵xx,全款x折,按揭x折,送热水器、太阳能,另有xx大奖等待开启,优惠截止时间为xxxx,欢迎品鉴。”这样的短信比比皆是。试问,除了本身便对项目有兴趣的消费者,这样的短信还能够打动谁?不但浪费了此次短信营销的成本与精力,更令广大消费者对营销短信产生抵触心理,如此恶性循环,不久的将来影响到整个短信营销的市场。

  按照营销专家们的观点,好的短信营销应具备以下特征,小编在此做一总结:

  一、站在客户角度编写文本

  堆砌数据、介绍产品,如填鸭一般罗列文字,生怕漏掉每一个参数每一个亮点,最后留个电话。这样的短信,很多都是项目的策划团队直接从项目介绍中直接截取的七十字,没有经过独特的加工。没有亲切的切入点,没有睿智的幽默感,试问这样的内容如何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第一眼球?

  编写营销短信的第一要点,便是站在客户角度。想象目标客户收到一条陌生短信的第一感受,他或许在等待爱人的短信,他或许在期待朋友的邀约。想象一下,如何才能让收到广告短信的客户,失落感少一点,兴趣点多一点?这才是编写营销短信的第一要务。

  举一个案例,同样是优惠截止到7月21日,应该怎样来表述?

  1、普通短信:最后一周优惠。

  2、文艺短信:优惠只剩一周啦!

  3、二逼短信:优惠截止到7月21日。

  高下立判。

  二、“推”不如“引”

  《伊索寓言》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跟太阳打赌,看谁能先让行人把大衣脱去。北风使劲地吹,反而使行人的大衣裹得更紧,而太阳用它温暖的光芒,轻而易举地使人们脱下大衣。很多时候,客户的意向需要的不是硬推,而是引导。

  小编比较反感很多街头传单的发放方式,满篇都是乏味的文字就不说了,最烦各种硬塞,往手里塞,往兜里塞,往车里塞,往宝宝的襁褓里塞……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找垃圾桶,旁边有,小编就接过来扔掉,旁边没有,我就不接。这便是硬推的后果。

  想一下,客户接到什么样的陌生短信会最为感兴趣?饿的时间段,会对吃的感兴趣,冷的时间段,会对温暖感兴趣,闲的时间段,会对出游感兴趣。广告追求的效果,就是直指人心,令人心动,绝非信息的填鸭堆砌。就好像追女孩子一样,同样优秀的男生,就看谁能说出打动女孩子的一句话。

  所以,如果是冷餐会活动推广,适合在饿的时间段发布,如果是电暖气等家装配套的优惠,就不适合在炎热夏季提前发布,如果是抽奖中旅游,则非常适合在假期前夕两周左右发布,无论用何种方式,走到客户群体心里面,是最为重要的。

  三、“全”不如“点”

  作为营销活动的运作方,对于自己的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自然觉得亮点多多。所以短信内容也想全部体现出来,看上去七十字字字珠玑才算圆满。

  其实按照广大消费者的阅读习惯来讲,在手机的速读时代里,即使是名家名作,也未必会从头至尾细细品味,更何况是陌生的营销短信?所以,如何提炼表达七十字内的亮点是关键。

  举个例子:自认为七十字内有八大营销亮点,那么第一步便是排序。按照特色鲜明、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顺序,至少淘汰掉五个,剩下三个,再来思考如何表述。最具冲击力、画面感和心理攻势的一定要放在第一句,并且句式要够猛,够悬念,后面再铺开别的元素,直至圆满。能不啰嗦绝不啰嗦,落款可以不留地址,一个咨询电话足矣。

  四、多重攻势

  “别人只有记住你,你才可能有机会”发短信只是手段,令人印象深刻才是目的。

  很多营销项目,往往只是临时抱佛脚,只发一次。即使内容再好,也令客户群体感觉很飘渺,如过眼云烟。

  原因首先就是运营团队对短信的重视不够,觉得短信平台只是营销渠道的附属品,可有可无。其实无论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态度不够,效果自然更不够。其次不善于分解项目,制造悬念。

  举例说明:一个普通的推介会,带冷餐红酒,带抽奖优惠,怎么做?至少可以分为两个环节:前期报名、后期确认。前者可以适当制造神秘感,后者可以强调优惠的惊喜。两波攻势,效果必然强于一条短信出去什么都不管。当然,这只是普普通通的思路。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结合微博等线上互动,将项目分解为更多环节,用层层高潮的方式来加剧客户群体的项目的认可。

  综上所述,其实短信营销并无太多玄机,小编所述只是广大经理人轻而易举便能想到做到的几点。淄博短信营销的效果不佳,其实更多原因在于对此营销渠道的重视度不够,以至于白白花钱,毫无成效。此篇小文仓促而就,疏漏满篇,权作引玉之砖,祝愿淄博房地产行业的营销水准步步高升,为开发商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