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世界较快增速 □有利调结构转方式 □下半年应企稳全年能保八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7.6%,三年来首次“破八”,同比增速连续六个季度回落,并创下13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中国GDP增速自2011年起逐季缓慢下滑,主动调控为主因。
“如果不过多地纠结于8%,客观地、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国内外形势,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
他认为,GDP上半年增长7.8%,仍然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预期目标;在世界范围来讲,与欧元区、美国等相比,仍然是比较好的速度。
对经济政策的趋向,盛来运强调,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预调微调力度。
关于增速
“破8”符合预期调控为重要原因
7.5%是我国定下的2012年全年GDP增长目标,而此次是自2009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GDP同比增速首次跌破8%。
但相关人士均表示,GDP“破8”的结果在预料之中。“这一数据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说。他的观点得到了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的认同。华生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不断演变,加上国内政策的调控都是导致本次数据结果的原因。
盛来运也对此作出解释,经济回落有内外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国际形势不断恶化造成外需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我国主动调控,尤其是房地产调控造成内需放缓。
“政策主动调控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向南方日报记者具体分析指出,为抑制通胀,自2010年10月我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到2011年6月,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提升至21.5%和18%的历史高位为;同时,为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政府加大了楼市调控力度,此外,政府开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加强对平台贷款的监控,放慢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防形成较大的不良贷款压力。
另一方面,欧美次贷危机之后外部冲击加大拉低了我国经济增长。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复苏疲弱,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出现经济增长和通胀同步放缓的趋势,外部需求不振导致出口受阻,今年1-4月出口增速持续低于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降低。
但唐建伟称,我国稳增长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经济增长显出明显探底回稳迹象”。
“在PPI负增长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13个月来首次反弹;在物价加速回落的背景下,消费零售总额降幅较前期趋缓。工业增速依然低于预期,主要是前期产成品库存依然较高所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同样认为经济已经初现企稳的信号。
此外,盛来运强调,“不应过多纠结8%”,事实上,经济增速保持在7%—8%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处理资源配置效率低和淘汰落后产能。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