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设“四个襄阳”的宏伟蓝图,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片面地认为:房地产开发只与产业襄阳、都市襄阳、绿色襄阳有关,而与“文化襄阳”几乎无关。他们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房地产开发所贡献的栋栋高楼,让襄阳更有大都市的味道,并为产业襄阳提供了发展的载体;开发小区内的绿化景观让都市平添更多绿色。而房地产开发能为文化襄阳贡献点儿什么呢?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似乎很牵强。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看文化襄阳的内涵。“建设文化襄阳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文化发展本身,更深刻的在于从精神层面凝结起我们这个城市的价值追求和力量支撑。”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首次对文化襄阳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笔者也从房地产行业角度认为,建设文化襄阳就是要在尊重襄阳历史的前提下,为襄阳社会公众提供高水准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使襄阳人和来襄阳的外地人能感觉到襄阳有健康的精神食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而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有载体。谁为文化产业提供载体呢?房地产业仍然是重要力量之一,它是文化襄阳的物质基础。
其次,从文化襄阳相关的文化产业来看。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它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房地产业除了为文化产业提供物质载体外,还可利用自身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有的房地产公司干脆以文化产业作为自己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如:大连万达集团,其综合体项目均有文化产业性质的业态分布于其中。万达集团正在武汉建设的万达汉街项目,即是以文化产业作为其营销的主要方向,它位于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是中国文化产业投资额最大的单个项目,纯文化投资达80亿元,定位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通过文化产业的带动,催生武汉新的商业中心。而在襄阳本土建设的万达广场项目,其万达影院、万达大歌星、图书超市,均为“文化襄阳”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此,房地产业与文化襄阳建设息息相关。
那么,襄阳的房地产业如何在文化襄阳的建设中大显身手呢?
规划设计要“有文化”。首先,在大型综合项目的规划中应为文化类业态的发展留足空间。政府正在推进的“两改”项目,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群众基础,如位于人民广场区域的“九街十八巷”项目,就有做文化产业的基础,而位于襄城的山水檀溪项目大二期,也在规划新一代的城市综合体,其中的文化业态也是其中的重头戏,规划有电影院、图书超市、孟浩然广场(以孟浩然为主题的城市广场)。其次,中小型地产项目也要有“文化味”,这主要是建筑文化。我们在规划设计时要尊重襄阳历史,研究襄阳建筑,精雕细琢,把每一栋房子用心建好,让它成为“艺术品”。开发商要做到在给人们提供居所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优美的建筑,让人们在精神上也得到享受。我们不能制造建筑垃圾和视觉污染,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造好房子。
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房地产企业要做文化襄阳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房地产企业的决策者首先应意识到,文化是关乎到企业深远发展的战略性因素,必须要下大决心去做文化。而我们的房地产业作为先富起来的一类行业,有能力去做文化。每一个房地产企业都联系着千家万户,而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房地产企业认真去做文化,就会影响社会的细胞——家庭。无论房地产项目是大还是小,文化做得好都有利于增加企业效益,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力,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安宁,是一举多赢!
挖掘文化内涵,大打文化牌。襄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但利用者甚少。现有的房地产项目,多以异域风情吸引消费者。而我们能不能利用襄阳特色去打动消费者呢?当然是可以的,但必须有一批这样的专家去做深入研究。如山水檀溪一期项目在规划和营销阶段,大打文化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尝到了打文化牌甜头的山水檀溪,正在深入挖掘襄阳文化,为其大二期锦上添花。这里不仅将成为一个宜居场所,而且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
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文化襄阳的践行者。除了舆论导向外,还应设立一个政府基金,专门重奖文化襄阳的践行者,让先行者们成为人们的楷模。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