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介协会刘元林:房产中介正经历成长期

  新浪乐居讯<编辑 袁芳>在许多市民看来,如果买房卖房想省事又节约时间,找房产中介是不错的选择。但找中介买房卖房真能事半功倍吗?“事实表明很多时候只能是差强人意,这取决于中介市场的发展程度。长沙的房产中介还处在成长的阵痛时期,问题层出但未来发展值得看好。”一业内人士表示。

  【现状】

  中介机构备案率低 行业管理亟待规范

  一个行业发展如何,可从其数量和规模看出大概的情况,房产中介这一行也适用,长沙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元林近日在接受编辑采访时表示:“在楼市红火的2009年和2010年,长沙房产中介曾一度达到500多家,自去年大规模调控以来,数量减至了现在的300多家。”

  数百家的中介公司造就了大街小巷数量可观的中介门店。以规模较大的中介公司湖南建安房屋联动营销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总监雷志元给乐居编辑做了细致分析:建安房屋在长沙有60家左右的中介门店,从业人员有100多人,规模较大的门店有近一半左右;在人员配方面,大店标配为8个业务员、2个正副店长,1个经理,即业界俗称的8+2+1模式;小店的标配为6个业务员、2个正副店长,即6+2模式。“这两种模式在业界很普遍,也很适合。”雷志元说。

  规模虽大,但中介公司备案情况却不容乐观,据刘元林介绍,在中介协会备案登记的中介公司仅有三分之一左右,其余均为未备案的非正规公司及个体门店。

  “虽然按照规定,个人不允许提供房屋买卖的居间服务,必须以公司法人的身份才能从事该服务,但市场上各种非正规的门店随处可见。租个门面,摆套桌椅,就可以卖起房子的现象屡禁难止。”作为房产中介协会的相关机构负责人,刘元林对此现象表示很无奈。“很多市民在买房时,不注意看中介机构的从业资质,上当受骗后再来找协会。但是因为房地产经纪人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相关方面的处罚规定,常常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

  从业人员业务精 但专业素养匮乏

  中介机构备案率低,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备案人数。根据中介协会的统计,长沙市全市备案登记的中介从业人员为2084名,比实际从业人员数量要低得多,而按照相关规定,从业人员必需持有房产经纪人执业卡才能提供居间服务。

  如此低的备案率显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那是不是因为备案难度大呢?“其实不然。”刘元林介绍,“只要中介从业人员考取了经纪人从业资格证就可以免费备案,但如果是个体门店或者夫妻形式门店的从业人员因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属于‘黑中介’,其个人则无法进行备案进行公司备案。”

  他还透露,备案率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不高,对于拿证(从业资格证)没有严格要求,有证无证也不影响员工的业务。“这样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很多从事了4、5年的老员工,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不熟悉,在业务上精干,但房地产政策意识单薄,明显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买卖双方风险意识薄弱 自主交易“风行”

  中介行业的发展最终还得回归至市场,据业内认识透露,在并不算活跃的长沙二手房交易市场,有着高达50%左右的自主交易现象存在,这也是制约中介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说法得到了刘元林的证实,与长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线城市深圳,他介绍在深圳二手房交易中自主交易量只占市场份额的3%,其余的交易均通过中介机构完成。“这种良性的市场交易环境首先是因为这些一线城市自身房价较高,买卖双方如果进行自主交易,相应承担的风险很大;再次这些城市中介市场成熟,行业规范相对完善,市场买卖主体风险意识也更强。这两方面就决定了中介行业的良性发展。”

  至于长沙二手房交易出现的这种情况刘元林分析表示,在二手房买卖中,买家首付达6成,加上银行按揭贷款额度比,贷款年限也不高,最多只有15年时间,这几方面就屏蔽掉了市场上的部分刚需群体。

  【发展】多元化经营 度过行业成长期

  面对二手房市场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在经营上,目前中介机构经营正走向多元化。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中介用租房的业务维持运营成本,用新房买卖的业务来实现盈利,而流行于沈阳、大连、深圳等城市的房屋托管业务因为缺乏相关的具体规范,长沙市场比较少见。一些小公司更是多元化经营的代表,业务除了租房、买卖新房外,还涉及了融资、担保等方面。

  长沙现有备案的经纪人2084位具有从业资格证,从去年10月份开始,长沙开始新政,为了规陆续实行新政策以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业行为,不仅实行对中介公司从业人员执证上岗的要求,对开发企业的置业顾问也同样要求执证后上岗。“从总人数上来看,虽然到目前执有相关证件的人员不多,但未来这项政策无疑会更好的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刘元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