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掐指算来,楼市调控大考已然2年多,中央多令严控与地方微调冲动不时碰撞。进入2012年中,憋蓄已久的刚需似乎爆发,成交量出乎很多人意料的陡然回升,是“真回暖”还是“假火爆”?对此,中新网房产频道推出“2012楼市半年报四访”一组深访报道,一访地产商、二访房产专家、三访政府主管机构、四访房产市场中介机构,多方呈现“2012楼市半年报”真实脉络。
“2012楼市半年报四访”深访报道之一:开发商眼中的楼市“回暖”真相
2012年已经过半,据中新网房产频道了解,今年上半年来房价的下调换来了成交量的上涨,众多刚需购房者纷纷出手,到5、6月份甚至创下楼市限购以来成交量的新高。楼市“回暖”和对房价可能“反弹”的担忧成为讨论的热点。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的多位地产商对于近期楼市表现的看法不一,而记者致电华远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董事长任志强,请他谈谈对于近期楼市是否“回暖”的看法时,任志强表示其不接受电话采访。
楼市回温降价后购房者纷纷出手买房
刘先生马上就奔三十了,在北京工作三年有余,今年十月份就要结婚,但是婚房尚未落实。由于受制于北京限购政策的影响,不得不在位于北京东部的燕郊购房。
“因为我女朋友就在燕郊上班,所以在这边买房也不觉得亏。”在问到燕郊到北京的距离时,刘先生对中新网房产频道说,“虽然住燕郊,但是这里通往北京的公交车挺多,来回还算方便。”
刘先生买房时间是在今年的3月底,那时楼市已经开始表现活跃,开发商在沉寂了多时以后终于“以价换量”,迎来市场的回温。而且,燕郊的房价也已从最高时的9000-10000元平米,下降到7000-8000元/平米的水平。
同样受限购影响的陈小姐,由于资金相对充裕,也在今年的4月份出手在通州某商住楼盘买下一套房。具有北京楼市房价风向标意义的通州区域,房价逐渐趋于合理,价格的回调让不少刚需客群结束观望。
记者在近期走访多个售楼处的过程中看到,看房者大部分为年轻人,也有带着老人和孩子的大家庭。他们选择的户型也多为90平米左右的小两居和100平米以上的改善型住房,可见刚需购房者纷纷结束观望,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转暖”。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