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透过端午房博会 细看嘉兴楼市微妙变化

  在局部微调和松动的调控声中,这一届的房博会早已被预言为:人气或许不高,但关注度一定最火。

  N记者 陆成钢 实习生 曹琪慧 通讯员 朱群

  本届端午假日房博会现场有54家房企和59个楼盘参展,比春季房博会分别增加4家房企和11个楼盘。没有参展的开发商显然也没有闲着,以各种方式蹭展蹭人气:楼盘现场发传单、各种看房车现场揽客,还有楼盘号令着众美女举着广告牌扩大影响力。即使连着下了两天雨,购房者们还是拖家带口而来,且来的都是最有需求和购买力的中青年。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房博会四天共成交商品房287套,成交面积34636平方米。其中住宅成交276套,成交面积33419平方米。四天总人流量约3万人次。

  与此同时,透过本届端午假日房博会,可以发现嘉兴楼市正出现以下几点新变化。

  变化一:

  各楼盘不约而同推大户型

  嘉兴大户型房源有多少,本次房博会期间,主办方提供的一组数据较能看出端倪:在此次端午房博会上,展销住宅房源中,普通住宅7040多套,面积79.6万平方米;非普通住宅1260套,面积35.6万平方米。而在普通住宅中,90平方米以下的约1630套,90~144平方米的约5410套。

  可见,90~144平方米的大户型成为普通住宅中的绝对主力,各楼盘不约而同推出大户型是本次房博会期间的一大特点。

  房交会期间,元一柏庄面向市场公开了高层现房精品户型124平方米和142平方米的两种户型。其南北双阳台、大赠送面积、入户花园可改造为卧室、书房等特点,给前去参观的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了解,元一柏庄在此期间还推出五重惊喜,包括每平方米5999元和6999元的限量一口价房源外,以及发放120万元的抵价券。

  无独有偶。东方都市也加推140~300平方米的大户型。房交会期间,东方都市最后一批成本价房源在24日开盘,对于大户型的优惠幅度是,140平方米立省20万元,226平方米立省40万元,316平方米立省60万元。

  同时,紫园在二期16号楼130到140平方米户型逆市热销后,房交会期间加推13号楼140~165平方米的户型。其中165平方米大户型,改善型楼盘,既能享受市中心繁华,又能享受尊贵生活。楼盘负责人表示,该户型就是要做改善型客户需求的首选王牌户型。

  此外,以城西高性价比标杆楼盘定位的蓝光地产,也陆续推出100到142平方米户型的升级之作,在7月7日开盘的同时,开展“存2万抵10万”活动。

  佳源·英伦都市也推出可供三代同堂的幸福全家福系列。户型面积为124平方米+85平方米+143平方米,三代各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亦可满足家庭亲情交流。中套适合老人居住,双卧朝南,而东西边套可以不设餐、厨,增加实用面积的同时,更可到老人那里享受大家庭一起用餐的幸福时光。

  因为嘉兴受到限贷影响,之前风光十足的大户型房源,一度受到了市场的冷落。而现在,“双限”政策并未取消,制约大户型销售的因素依旧存在,开发商缘何纷纷推大户型?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这些理由:工程节点问题。大户型房源已经接近现房或准现房,到了不得不开的时候;一些户型比较丰富的楼盘,之前小户型卖得很好,或者基本上已经卖得差不多,开发商除了大户型,别无可卖;面向首次置业的中小户型竞争太过于激烈,且会淹没于价格战中,不如改推大户型,以品质取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经过一年多的观望之后,一些大户型的意向客户,特别是首次改善型的客户,开始蠢蠢欲动,有了比较强烈的购房意愿。

  变化二:

  买三房的人多了不少

  尽管调控政策并不“偏袒”改善性需求,二套房首付比例与房贷利率大幅高于首套房,但随着刚性需求的衰竭,房价日渐接近市场底部,改善性需求明显发力。

  以6月11日至17日这周为例,市区共成交住宅274套,户均面积达125平方米。事实上,从过去数周的成交情况看,改善性需求一直占主导地位。

  “向北十分钟,房价减一半”,这是海纳公馆的广告,很好说明了现在周边楼盘的价值。早些年,多数人都不看好周边楼盘的发展趋势,认为周边楼盘档次低、远离市区等。而如今,周边区域楼盘呈现出火热入市的格局,纷纷进入购房者的视野。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周边区域楼盘的推出、外来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嘉兴周边区域楼盘将展示更高的价值。

  “开盘第一天,我自己都开车跑了两趟,都是购房者去现场看房。”御翠花苑营销总监姚勤告诉记者。

  “曾经大家都会把周边的楼盘称之为‘乡镇楼盘’,但我觉得现在我们要慢慢弱化这个概念,比如现在的新丰、余新、凤桥、油车港,这都是一个大嘉兴概念,只是现在城市建设在周边拓展。”御翠花苑、东方润园营销策划总监姚勤表示,现在来说,市区楼盘确实已经很多,所以很多购房者还是没有跨出这个概念,但我认为选择这些较为“周边”的楼盘,不仅可以节约购房成本,而且在离市区十几分钟的车程生活圈之内,完全可以得到相同的居住品质。现在购房者要以“大嘉兴”的城市概念,对待整个嘉兴房地产市场。

变化三:

周边楼盘优惠给力 “大嘉兴”正在形成

“3房只需42万元起”,“精装4966元/㎡起”,“住宅3863元/㎡起”,细心的购房者可以发现,整个房博会上,最劲爆的优惠都来自“周边区域”的楼盘。也许很多人都会说,目前市场不好,周边楼盘销量差,所以优惠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楼盘的价格和优惠,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购房者,特别是刚需的注意。

来嘉兴14年的新嘉兴人郭先生房博会期间多次留意上述楼盘,除了在海纳公馆前仔细询问,还特意去了万科现场了解。

“儿子去年大学毕业,现在在杭州工作,但是杭州房价太高,打算在嘉兴买一套,以后回嘉兴。”以郭先生的感觉,现在房价确实已经有所下降,至少在他关注的几个楼盘而言,价格已经有所下行。

近年以来,随着嘉兴区域规划的不断拓展以及房价的上升,许多购房者包括开放商,都已慢慢将目光转移到了曾经的“城市周边”区域。从曾经的世茂新城、桃源小洲,到如今万科、恒 大、绿地,纷纷登陆嘉兴“周边”区域,从曾经的冷落到如今的热点,传统印象中的嘉兴“周边”也在经历蜕变,“大嘉兴”的城市概念已经慢慢形成。

在本次房博会上,除了传统市区的楼盘以外,位于很多人认为曾经“周边”区域的楼盘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海纳公馆、恒 大·绿洲、弘信·观湖、亲水湾、绿地新都会,包括御翠花苑、东方润园、世茂新城2期·卡门印象、香缇世家,这些都已经超出了传统市民印象中的嘉兴,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开始接受并选择这些楼盘。

  变化四:开发商心态平和

  普遍看好后市

  对于本届房博会,开发商们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重视程度,有的赠车位、送装修,有的力推一口价、成本价等。虽然一开始行情不明,但开发商依旧卖力营销。

  开发商精心准备房博会,说明了他们积极备战的心态,同时也说明对于房博会,开发商的心态平和了,目的不在于一定要促成销售多少,更多的是蓄客,以及公司品牌的展示和宣传。

  “人气不算旺,主要受多种原因影响。”有房产公司人士对本次房博会评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从第一天开始就下大雨,连续两天雨水较多;恰逢端午,嘉兴人习惯和家人一起过节;端午活动较多,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人气,比如有的去参与端午文化节期间的踏白船、美食节、文博会等;房博会前三天都是放假时间,私人时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安排。

  作为嘉兴楼市重要的晴雨表,本次端午假日房博会尽管人气不旺,但成交却比较让人满意。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个数据好于预期,而从现在市场的行情来看,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市场也都充满信心。

  以巨匠·义圣名苑为例,本届房交会期间成交住宅达30套,89到120平方米的占到八成左右。此外,赞成·新都名邸销售套数也达到27套。楼盘销售经理盛江鹰表示,其中有政策微调给市场带来信心的原因,也有整体价格达到购房者心理预期,以及地段较好等综合因素影响。对于下半年楼市,上述人士均表示,涨的可能性不大,但跌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嘉兴楼市将进入整体平稳的阶段。

  “这两个月整个房地产市场变化还是很大的,特别是6月份,整个中国3年半第一次降息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整个房地产政策已经出现了触底,在不限购不限贷的前提下,政策不可能再严了,对于首套房或者刚需置业会出现定向宽松的差别化政策。”东方·普罗旺斯营销总监常明日表示,房地产市场受整个国家宏观经济以及国际金融影响较大,明年的市场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今年可以说是不错的买房时机,购房者应该要抓紧今年这样的时机。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春季房博会还是这次端午房博会,以价换量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现在随着成交量的逐步上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价格体系开始稳定,开发商给到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价格,那么很多消费者就会选择出手。绿地新都会销售经理何慧嘉认为,随着价格体系的逐步稳定,嘉兴整体的销售量还会有上升的空间。

  数据显示,此前一周,即6月4日至10日,市场成交普通住宅250套,户均面积高达140平方米,而本月初的一周时间,市场成交的户均面积也高达129平方米。

  此次房交会延续了上述迹象。房博会四天共成交商品房287套,成交面积34636平方米。其中住宅成交276套,成交面积33419平方米。住宅套均面积达到121平方米。

  浙江东方蓝海置地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常明日告诉记者,从该公司旗下项目东方·普罗旺斯近两月成交的房源里,80%至90%的客户选择购置14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可以看出买三房的需求也就是改善型需求正日渐增多。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楼市降价的背景下,意向购房者对价格的掌控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势,总价基本上保持不变,但单价的接受度明显降低。单价接受度的变化是出于目前楼市现状调整的需要,总价的接受度主要根据各自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在家庭经济未发生大变动的情况下,总价的变化相对较小。

  在目前形势下,意向购房者对单价接受度均明显收紧,同时总价接受度并未发生较大变化,随着政策影响的持续深入,楼市降价范围和力度的进一步加剧,意向购房者对所购住宅的面积、户型需求均有扩大趋势,出现紧凑型向舒适型的转变,价格和品质向来无法兼得的刚性需求群体,也开始考虑品质需求。

  一位刚签署完合同,二次置业的夏先生表示。自己一直想改善一下目前的居住环境,而前些年楼市比较热、价格也比较高,自己无法承受,所以一直在观望。今年以来楼市退烧明显就打算买一套面积稍微大点的,让自己和老人家住得更舒服一些。

  “现在房价是回落了一点,二手房便宜了,有的新房子价格也明显下降,要买一套大房子的总价下降了不少。”他觉得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便不再观望,果断入手。夏先生表示人生就这短短几十年,不能老是亏待自己,有能力了就该改善自己和亲人的生活质量,无可厚非。

  21世纪不动产市场高级分析师周晨表示,改善型需求以及在房价下行过程中追求一步到位的客户越来越多。这类客户与刚性需求客户有着本质区别。首先,他们手里已经拥有物业或较充足的现金,可以对房源进行更高层次的挑选。其次,他们的心态不如刚性需求那样急切,他们关注市场,对预期判断表现得更为客观、理性,他们对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对时机的把握也显得更为成熟。

  有地产机构分析师认为,一般来说,改善型购房者的经济实力相对更好。由于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2011年市场大户型成交量明显下滑。如今,随着房价的下行,改善型购房者的资金压力正在减轻,这也冲抵了限购限贷政策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成交量的放缓,可供选择的大户型房源也越发丰富,这也成为了吸引改善型购房者入市的另一个原因。当前市场对舒适型住宅一般定义为宽敞三房及三房以上产品,面积较多集中在90~140平方米之间,这基本上也是改善型需求的主要目标。由于此前成交量下滑和挂牌量的不断增加,如今,购房者的选择余地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