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正好是浙江省梅雨季节的前一日,暴雨如注。整个置业节的现场,不过是搭建在广场上的两个硕大的白色塑料棚。但这里却吸引了近万人前来看房,主办方共发出122趟班车运送看房市民。
现场成交房屋35套,近1200组意向购房者登记。在经历了2012年初的楼市寒冬后,如此成绩让参展开发商们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事实上,眼下的杭州楼市,成交量开始明显回暖,多个新开盘楼盘的成交率高达8成以上,甚至再次出现了开盘前彻夜排队的现象。
而这只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楼市成交全线飘红的一个缩影。开发商的降价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导演了又一轮楼市复苏。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监测的全国58个大中城市数据显示,六成以上城市5月份的住宅开盘量有明显增长,其中有13个城市的开盘量环比翻倍增长。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亦显示,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指数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了跌幅收窄的局面。随着楼市成交量的回升,成交价格上涨的情况开始显现。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信息,6月11日至17日,其重点监测的40个城市中,逾8成城市楼市成交周同比均有上升,7城市同比涨幅超过100%。
然而,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以“稳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频频出招,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调控“松绑”的疑问。最近,“发改委将松绑房地产”、“央行放松个人住房贷款”等新闻层出不穷,让整个房地产市场躁动不安,再次进入了极度的敏感期。
监管层紧急辟谣
6月7日晚间,央行三年半以来首次宣布降息: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在该信息的刺激下,楼市调控松绑的传闻开始涌现。6月10日,一篇名为《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的报道出现在众多网站显眼位置。
该报道援引发改委内部人士话称,受外部经济影响,再加上房地产政策引发的经济真空,给经济回落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有意通过集中放项目来提振经济。该发改委人士称,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6月11日,另一篇名为《银监会:给予二套房贷与首套同样风险权重》的报道,再次吸引了公众眼球。报道称,银监会发布文件,给予二套房贷与首套房贷同样的风险权重,而此前,首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45%,二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60%。该政策被解读为是在鼓励银行放宽二套房贷。
6月12日,《央行特级文件,首套房贷利率最低7折》的报道,更让众多购房者怦然心动。
这则新闻称,已从商业银行获悉,央行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也就是说,首套房贷利率将获得七折的优惠。在2010年4月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打响之后,七折优惠早已不复存在。
5月,各地楼市成交均出现了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商品住宅成交环比增长16.37%;成交额环比增长19.12%。进入6月,楼市成交量上涨依然继续。
在交易量出现大幅增长、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的情况下,上述有关房地产调控松绑的消息无疑成了一剂强心针,更让人觉得房地产调控将出现转向。
于是,“房价可能暴涨”的气氛开始在楼市弥漫,不断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许多人又开始感到恐慌。
国内部分地区再现千人购房潮。在杭州城东面的下沙板块,三个楼盘6月11日同时开盘,均出现了“深夜排队”的情况。其中,“宝龙城市广场”推出的89平米的110套房源在40分钟之内抢购一空;“金隅?江城府”推出的300多套200平米左右的大户型成交率也超过了八成。
“回暖”迹象和人们的担忧明显加大了调控管理层的压力,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相关国家部委纷纷作出紧急回应。
6月12日和6月14日,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相继发布声明。前者针对《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报道作出澄清,表示该委最近没有人接受过该媒体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后者则表示,有关媒体报道银监会降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纯属误解”,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作任何调整。
此外,央行新闻发言人就“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作出回应: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个人住房贷款一直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6月18日,住建部新闻发言人针对近期媒体关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有所松动的报道亦表示,住建部门将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而据的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北京市住建委、上海市房管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湖南省发改委都曾先后就各种涉及“限购松绑”、“房贷放宽”等问题发表过澄清声明。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