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且慢为楼市“红五月”喝彩

  经济走笔

  有报告称,全国40个大中城市房产逾六成成交均不同程度回升。其中,我省苏州和南京的新房成交涨势明显,居40个城市前列。南京的成交量同比涨了86%,房价环比平均上涨了0.125%;北京新房均价为每平方米2.01万元,环比上涨3.8%,京沪等地个别楼盘单价一夜间涨了7000元。这种异动,隐约让人联想到2009年房市的上涨行情。“红五月”真的回来了?调控又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且慢。5月楼盘“热销”,如要进行具体分析的话,情况就不那么简单。据了解,苏州成交突然放量,主要原因还是地铁开通,给沿线的郊区物业及计划中即将开通的线路周边区域以想像空间,出现了一次购买力的集中释放,但均价普遍都不高。南京上个月售房6400套,销售排名靠前的8家楼盘中,江北、雨花、江宁、六合等郊区楼盘占了6席、约5000多套,而房价最高的奥体板块只占2席,约300多套。

  透过结构性的数据分析,至少说明公众对高价房依然敬而远之。

  本轮调控2年多来,因观望压抑而被搁置的购房需求得到一次集中释放,有真实需求的购房人打破僵局,开发商也迫于流动性压力,抓住政策短暂的真空期出货,集中进行一次去库存化处理。应该说,这是市场理性博弈的结果。但是,合理居住需求难以改变中国楼市过度泡沫化的危局,所谓的“刚需”难以拯救投机过度的市场,短期波动和反弹亦难言政策转向和市场转机。

  反思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当下美国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财政部的一份报告说,从1998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翻了一番,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了150%,房价的上涨超过了基本面,这直接诱发了2008年金融危机。2006年美国房市见顶时,居民资产配置大约30%在房地产上,住房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达到36.5%,创下了1959年以来的历史峰值。而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19.4%,房价跌去40%,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下跌。

  相形之下,中国房地产在过去数年间的涨幅远超过美国。2009年以来,银行业20多万亿信贷投放中,过半堆积在土地和楼市。而值得警惕的是,无论是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还是僵持胶着的中国楼市,很多人都因为利益相关而无视泡沫的存在。在“稳增长”的基调下,房地产调控已船至江心,周围有激流险滩,有漩涡暗流,究竟何去何从,各方都在焦灼地期待。这时,一个错误的信号足以开启混乱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时数载的调控,教训和经验一样弥足珍贵,值得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