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五年前,只要有钱的话,就可以往楼市里拼命砸,不管买到的房子质量如何,在随后几年中的收益肯定相当理想。进入楼市调控之后,楼市房价的波动剧烈,涨跌无常,有人评论说楼市已经进入到了错买时代,不管购房者做出什么购房规划,只要入市,基本上就是为楼市泡沫买单,买不到真正性价比合理的房产。
楼市进入错买时代,根本原因就在于楼市整体房价的高度泡沫化。不管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标准,还是参考国内实际收入水平指数,中国的房价都是高度泡沫化的。即使以注水的统计数据来计算,中国人均国民年收入才勉强过万,并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普通居民每年能够存下一万元都算是相当理想的情况了。在一线都市,房价每平米的均价早就过万了,一些市区中心地段四五万一平米很常见,也就是说普通民众一年的积蓄最多购买一平米,大多数情况下,四五年的收入才买一平米也不奇怪。即使在二三线城市,一套100平米的房产价格也得要四五十万,那就意味着普通居民至少要存四五十年的钱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如此高的房价,连总理都说房价不合理,在这种房价高峰期购买房产的话,未来遭遇房价下跌的概率相当大,因此说错买是必定的,目前出手购买,在不久的未来必然会为楼市高度泡沫化的房价买单。
若想规避错买行为,租房过渡就是比较现实的途径。在这个错买时代,买房自然是不合算的,风险太大,而预期收益太低。对于一些自住需求的购房者而言,这个时候出手置业无疑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承担更高的风险,很不划算。比较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租房的方式来过渡,让时间来见证房价的合理回归。算一笔很简单的帐,在北京购买北四环一套80平米左右的房产,均价按照2.5万每平米计算,总价将近200万,若是这笔钱存入银行定期的话,每年的利息至少在10万以上,用这笔利息的一半就可以租住同等水平的房产。若是担心货币贬值,现在外汇管制不够严格,也可以将其兑换成英镑欧元或美元等存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部。租房过渡,不需要太多的经济代价,却可以很好的规避错买风险。
错买时代,谨慎出手。买房属于重大经济行为,必须看准时势,才能够做到合理置业,降低购房的经济成本。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