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茂华
近期,由于楼市持续调控,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加剧。关键时刻,住建部发出声音:未来要进一步巩固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与此同时,包括济南在内的全国楼市,商品房价格呈现整体走低的趋势。业内人士预计,在房企高库存压顶、负债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房价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刚需刺激成交回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上周(5月14日-20日),济南市共成交商品房1197套,环比前一周减少9套,环比下滑0.74%。其中住宅成交703套,环比前一周减少112套;办公写字楼71套,环比前一周减少3套;商业用房28套,环比前一周减少5套;车库13套,环比前一周减少26套;地下室309套,环比前一周增加93套;厂房0套,与前一周持平;其他42套,环比前一周增加19套;公寓31套,环比前一周增22套。
此外,根据济南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统计的一周销售排行榜可以看出,单价和总价较低的刚需盘仍然最受市场欢迎。上周鲁能领秀城以71套的成交量位居销售榜榜首,品牌地产、中等价位、环境优美、逐渐完善的配套,成为该项目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该项目5月19日开盘,两小时劲销百余套房源,解筹率高达90%,凸显了调控之下品牌房企强大的置业优势。此外,像中海国际社区、外海中央花园这样的楼盘,上周也保持着较好的销售成绩。
放眼全国,多数主要城市的楼市成交量也在上涨。统计数据显示,5月前3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杭州、南京、青岛、重庆、成都在内的全国十大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为56513套,比4月同期上涨22.6%。其中,除深圳外的9个城市新房成交量均比4月同期出现不同涨幅,广州和青岛涨幅甚至超七成。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过3月和4月楼市集体降价促销,目前刚需房源成交价格已回落至相对理性的价位,不少观望刚需认为出手时机已到。与此同时,部分刚需不再只看价格,而是综合价格与房屋质量及配套,今年以来大量刚需房源入市,促使成交进一步回暖。
商品房价格整体走低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3个,持平的城市有24个,上涨的城市有3个,但涨幅均未超过0.2%。济南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6%,同比下跌1.6%,这是今年以来济南新房价格连续两月同比、环比双双下跌,也创下去年以来济南房价单月最大跌幅,下跌幅度首超1%。
对于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整体继续走低,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这其中主要有四个原因:开发商迫于资金紧张和调控不放松的因素,采取“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极为普遍;部分商业银行对首套房贷利率实施优惠政策;部分地方政府调控围绕“刚需”微调,而投资投机和部分改善需求受限购和限贷等政策压制;产品结构性变化因素,中低价格的中小户型产品占市场主流。
住建部明确调控方向不改
近期,一系列的房地产政策动向也格外引人关注。扬州楼市“买房奖励”新政落地满两周,住建部首度表示肯定;武汉、沈阳、广州等地纷纷出台以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为主的微调政策,以此刺激刚性需求入市,促进房地产市场成交……各方“博弈”在加剧,使得业界议论纷纷。
在这房地产调控关键时刻,住建部终于发出声音:5月17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小宏做客中国网时表示,近期楼市成交回升,实为刚需入市所致,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快研究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同时,全力落实保障房建设。在张小宏看来,当前整个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未来要进一步巩固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另外,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张小宏力促企业积极应对,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回归到售价与投入、利润相匹配。而针对购房者,“一方面要保证居民合理的自住性需求,把信贷、税收方面已经明确的支持性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对投资、投机需求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专家认为,房地产调控将逐步形成市场化和政策调控并行的常态化局面,巨额的库存已经使房价丧失了大规模上涨的基础,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也将回归到合理区间,整个行业将从暴利逐渐走向市场合理利润甚至微利。可以预见,未来楼市调控政策的核心仍然是控制房价上涨,让被投资性需求推高的房价回归合理水平。
价格还有下调空间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两年多的房地产调控效果正在显现,特别是今年以来,价格明显松动,商品住宅成交量下降显著,市场预期正在发生改变,企业库存巨大。重点城市出清周期大大延长,如北京、上海均在16个月以上,杭州达到21个月,预计主要城市短期内供应量将继续上升,而成交量难以大幅反弹,价格稳中有降的可能性较大。
事实上,受住宅市场长期低迷的影响,开发商纷纷降低新开工量,以此减缓工程款支付压力。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逐月下滑。今年一季度,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出现负增长,增速为-5.2%,呈现自2009年10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市场人士预计,由于前期积累的存量压力较大,虽然目前市场有所回暖,但化解依然需要一定时间。在成交方面,市场成交还将明显向刚需型产品倾斜,价格较低的性价比楼盘将在市场中占据明显优势。价格方面,在高库存压顶、负债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今年将成为房企对资金需求最为紧迫的一年,降价促销、快速清除库存将成为最有效、风险最低的融资方式,因此,多数开发商会继续选择“降价跑量”的路线,市场降价空间仍存。
编辑:张杨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