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教育地产影响楼市(图)

  过去买房,人们看重地段。如今,教育环境成为又有一个影响购房者的因素。近些年,教育地产这一话题就开始成为人们时时关注的焦点。在“学区房”热炒的背后,存在着诸多原因,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开发商与教育机构强强联合等。依托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众多潜在的购房者,一些品牌房企也开始落户天津楼市,分享学区房日渐壮大的市场。而在天津,每个区域的教育地产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中心城区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待的日益增强,本就和教育相生相伴的房地产行业,受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有人甚至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不惜举全家之力买一个名校的学区房。在天津所有的学区房当中,最受人追捧的当属市内6区的“名校学区房”,由于本市优秀小学大都集中于和平、河西、南开等中心城区,目前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以及河北区热门小学周边的学区房均价比附近非学区房均价每平方米普遍高出1000-2000元,部分热点区域甚至高出10000元以上,有些区域的“名校学区房”单价甚至高达4万元每平方米,比一些远郊别墅的价格还要高出不少。即使是高房价也让一些家长趋之若鹜。据悉,本市重点区域学区房供需比基本维持在1:8以上,而和平区最热门的几所小学附近热点区域的供需比超过了1:10。也就是说,一套学区房出售,至少会有10个人愿意购买。普通商品房的供需比通常为1:2以下,最抢手的普通商品房供需比也不会超过1:3。

  需求的强力拉动让学区房价格一路走高。业内专家称,天价学区房是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户籍制度结合的产物,家长实际上抱有双重期待,一是对孩子教育质量的期待;二是对房产价值期待。因此,像和平区的一些优秀小学,处于市中心位置,很少有新的地产项目供应,而这一区域又是全市教育资源最好的区域,是否拥有周边户籍成为入学的关键,这张“入场券”自然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稀缺商品,溢价就不奇怪了。

  滨海 改头换面学区房开始赶超

  “没有学区房”的概念曾是滨海新区楼市有别于主城区的一大特点,而这两年,新区的学区房源也开始火爆起来,热度大有赶超主城区之势。随着招生季的临近,和入学息息相关的学区房的购买高峰又如约而至。据业内介绍,开发区学区房占到了近期总成交量的40%以上。目前学区房的价格每平方米大约在11000至12500元,比塘沽区普通商品房平均价格高1000至2000元。

  由此可见,对于学区房来说,居住功能已经退居第二,对于稀缺教育资源的追逐成为人们特别是家长购买学区房的重要理由。业内专家称,学区房这两年大热是受供求关系影响,一方面新区区域逐渐增大,人口增多,学校周边的房源基数减少,另一方面,部分房主也嗅到商机,将房屋重新装修后出租或销售,自己则以房换房,改善居住环境,带动了交易。

  津南、西青 “大学城效应”开始发力

  在津南、西青等环城区县,也存在着教育地产的身影,教育和地产结合的现象愈加明显。与中心城区不同的是,带动这些地区学区房发展的不是中小学教育机构,而是大学城和高教区。在西青大学城和海河教育园,这种现象尤为凸显。因为大学城的市政规划,交通、商业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都将得到完善,加上部分高校教师的迁入,这两种因素将吸引更多大学教师前来置业。南开大学石老师对记者说:“因为大学城的原因,所以要在津南买房,我身边许多老师已经组成了一个小团队,每逢周末我们就结伴去周边的项目看房子,希望以后也能成为邻居。”同时,为了配合大学城配套,有消息称政府将规模建设教师村,因此区域的人文环境也将加强。

  由大学城带动的地产效应不言而喻。大学城周围的房产还被坊间冠以白金地段的美誉,与城市中心房产所谓的“黄金地段”齐名。这句话在本市西青区大学城已经得到验证,紧邻师大、工大、理工新校区的华苑地产近几年发展越发纯熟。前两年学校周边开盘的小区现在成长得十分成熟,配套完善,区域价值也得以凸显。而现在,更受人关注的应属海河教育园的房地产项目,依托这座新兴大学城,教育园板块已成房企角逐之地,锐气十足锋芒毕露,板块内融创、富力、华润3家品牌开发企业的住宅产品备受购房者青睐,而教育园未来的发展当更具潜力,其中的发展则交给时间来见证。实习生 廖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