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2日晚间即发布消息称,将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上次下调准备金率是在2月24日。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央行此举意在继续释放流动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粗略估算,此次下调可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4000亿元左右。那么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对楼市会带来什么影响?下面来看看业内人士、专家的观点。
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 孟祥远:这次下调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下调准备金率证实经济形势并不太好,虽然资金面宽松,但这次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也不宜过度乐观,因为经济不好楼市的反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4月份以后的市场本来应该有回落,但是回落的程度不是很大,是由于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85折、公积金首付2成的金融政策导致。下调准备金率有利于资金的分配,对楼市有支撑作用,同时也预示着房价下跌的空间不是很大了。
南京吉合田地产机构总经理 石旭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正常的量变过程,对房产影响甚微
这次下调是继2月份以来的第二次下调动作,距离上次也已经有3个月的时间。年初有专家判断,今年会有4次左右的下调,所以这次是符合趋势的,并不意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大背景,还是中小企业资金比较紧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释放出来的资金,能缓解资金的紧张。至于对房产的影响,可以说是影响甚微,因为这只是量变的阶段,远不能引起质变,对房企的资金上起不了大的支持作用。
江苏保利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曾伟:房地产行业只是其中一个受益面
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不好,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是国家出于刺激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角度而做出的相对调整,房地产行业只是其中一个受益面。“限购、限贷才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于刚需市场有促进作用,但是对房地产市场其他方面影响不大”,曾伟说。
江苏苏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宋坚:房价也不会因此进一步下滑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更可以看成是中央政治局防止经济下滑而做出的预调和微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使得资金面适度放松,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也有缓和的作用,但是作用不是相当大,而房价也不会进一步下滑。
网尚研究机构总经理 李智:预料之中 银贷会随之放松
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早已有的动作,原本业内预计央行在4月份会下调存准率,但是4月份CPI仍然较高,经济层面的经济数据不太好,迫于这样的压力,存准率没有在预估的时间段下调。本周五,CPI数据发布,显示CPI有些回落,在这个经济数据情况下,央行顺势下调了存准率,这是预计早就有的既定动作。
这次下调存准率,对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是一种释放,会对市场产生利好。就房地产来说,银行流动性的提高,会使得一部分银行按揭贷款流向房地产领域,流向住房贷款,相应的银行按揭贷款会有适当放松。最近,也和一些银行人士进行过沟通,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把贷款放给购房者进行按揭贷款,是比较好的选择。
上海道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邵雪松:有利于放松银根 助于首套房贷款
下调准备金率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之前就预测过今年可能会下调。如果下调贷款利率的波动会比较大,也会比较慎重。但是从下调准备金率上放松银根的措施就会比较温和,节奏也比较好控制。银根的松动意味着资金面就会宽松,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有助于首套房的贷款。
南大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高波:放松宽松信号 但需要更积极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开始释放宽松信号,这种一根筋政策,也许短期有一定效果,但在负利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不大。更重要的是要推行减税、增收、刺激消费需求等积极财政政策。
南京万唐置业总经理 周斌:存准率下调间接利好楼市
从理论上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极限可到12%,目前下调之后的比例在20%左右,下调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只要资金面偏紧就有可能持续下调。这次下调的背景有两个,一个是现在资金面偏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国际资本有回流的趋势,也需求我们释放流动性来对冲。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资金面得到缓解,间接利好楼市。
南京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 吴翔华:存准率下调 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有限
存款准备金的下调,释放出的资金依然和上次一样,大部分会流入嗷嗷待哺的政府工程中,因为他们的资金链比开发商绷得还要紧,同时他们又是银行眼睛里的优质客户,而开发商最多分点汤汤水水聊以自慰。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政府债务不断逼近警戒线,经济将呈现增长式衰退。
南京长发都市房地产副总经理 杨润康:存准率下调对楼市影响没那么直接
首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专门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也就是说对楼市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其次存准下调或者说利率的调整更多是偏向资金链金融、市场层面的问题,而现在掌控楼市更多的是行政性的手段,因此存准下调对楼市的影响不会那么迅速和直接。只有在金融政策调控的基础之上再有一些行政替代的相继出现,才能对房地产市场有个清晰的判断。多次下调只能说明货币政策走向发生变化,但这只是轨迹、方向的变化,对地产的影响是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综合)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