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调控2周年 楼市经历深刻变局

  房展会是市场的风向标,目前的楼市亟需房交会,楼市现状需要它来总结梳理,后市如何需要它的迹象来判断。

  房地产的调控已经过去2周年,期间经过了4次房展会,逐步传达出一个信息——楼市逐渐变得清晰,心态逐渐变得冷静。房价跳水、成交冰封、二手房市场洗牌、投资客被挤出、开发商“断臂”求生、商业地产“东风”强劲……这“6大现象”即为表现。

  A 跳水

  区域价格体系重新塑造

  2010年4月17日, “新国十条”出台的当天,杭州闲林板块的金城·庭院深深开盘,售价为13500元/平方米。2012年,庭院深深虽然没有开盘,但周边同为金成的项目——竹海水韵近期成交均价为7500元/平方米。

  “新国十条”出台前后三天内开盘的还有下沙的东海·柠檬郡、滨江的欣盛·东方郡、大城北的大华·海派风景等几个楼盘,2年的时间过去了,所在区域的价格体系再三被打破,柠檬郡当时开盘价格17500元/平方米早已成为历史,如今下沙最核心的金沙湖板块品牌开发商的售价已跌至12800元/平方米,沿江板块售价早就跌至万元以下;东方郡最后一次开盘均价为26000元/平方米,而如今位置更具优势的中海·寰宇天下售价仅为18000元/平方米;比大华·海派风景更靠近市中心的方正·荷塘月色最近一次开盘均价仅略高于10000元/平方米。

  数据不会骗人,不同区域的楼盘价格跌幅均不相同,但是没有疑问的是,杭州所有区域的房价在调控的两年内都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一个个新的价格体系在塑造中。

  B 冰封

  开发商以价换量

  2010年春天,对于楼市而言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季节。楼市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次次腾空而起。

  3月22日,蓝色钱江188套千万级豪宅排队抢购;3月28日3小时216套房源售謦;篁外空中别墅2小时售謦;3月29日联合格里被政府强行开盘,120套房源售罄;4月10日德信早城296套,遭5000人抢购。抢购排队、被开盘消息一个一个传来,开盘一个销光一个。

  但是,4月17日晚新国十条出台,市场随即进入休克期。在2010年年底,杭州楼市再次显现升温加速,龙湖·滟澜山等项目再现热销。但是市场的趋势是直线下降,各个楼盘的成交情况逐渐不乐观。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成交锐减成了开发商最为头疼的事情,杭州也逐渐了大幅降价的情况。

  今年春天,桥西、下沙、申花、九堡、丁桥等区域相继沦陷,逐渐走低的价格下,带动了蠢蠢欲动的刚需客户,成交量再次上扬,3月份的成交量几近逼平“新国十条”前。但是,这种成交是“以价换量”的结果,是在开发商牺牲利润的前提下取得,和“新国十条”前房价走高、全民抢房的境况有实质性的区别。

  C 涅槃

  二手房市场临近洗牌

  二手房市场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它的旺和衰,和新房市场息息相关。

  “新国十条”出台前,杭州二手房中介企业如雨后春笋,喜人的成交数量下,各中介公司像被“激素”刺激一样,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门店扩张上面,租店面、招新人成了行业工作重心。

  随着房产调控的落地,盲目的扩张被证明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大跃进,中介门店一个个关门,当年几条知名的“中介一条街”相继萧条,中介公司被迫采取保守的策略,闭门等待市场回暖。

  但是,这次楼市的冬天似乎更长一些,春天的气息久久不见到来。尤其是针对二手房市场的第二次调控中,明确了未满5年的二手房出售时,营业税全款征收,这对于二手房市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寒流”来袭。在2011年年底,杭城的中介行业面临洗牌式的考验,最重要的表现即为中介经纪人的流失。“以前经纪人也会跳槽,但是基本上是这一家跳到另一家,但是这次却是彻底从中介这个行业跳到别的行业,我们才意识到,最大的困难终于还是到来了。”杭城某知名中介公司市场经理提到当时唏嘘万千。

  春天,终究会到来的。在今年的前四个月,随着新房市场的节节走低,二手房市场也随之松动了。低价新房的诱惑下,不少房东选择低价出售老房子,借以置换新房;而与此同时,价格下降的二手房自然吸引了部分刚需客户,成交开始火热上升,流失出去的中介经纪人又开始重操旧业。

  可以说,二手房市场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后赢得新生。

  D 出逃

  投资性购房者被挤出

  如果将回忆的画面重新切到2010年春天,各个售楼中心的亮点之一,一定少不了这样一个群体——温州人。他们花衬衫、金项链,他们操着听不懂的口音、提着巨大LOGO的包包,他们的一掷千金充满魄力,他们受到售楼小姐的笑脸相迎。

  他们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代表,在杭州投资房产的外地人的代表。

  但是,2010年4月17日之后,他们突然消失了。信贷危机、金融试验区等事件让他们再次回到国人的视线中,但是不再和房产有关系。

  “调控前杭州的买房人客群中,外地人占据了仅4成的客群,尤其是滨江、下沙和九堡等区域几乎全是外地人的天下,有人玩笑地将杭州的几个楼盘称为‘温台小区’”,知情人士称。

  画面切到如今的售楼中心,即使是深度降价的项目,也鲜见外地人的身影。某刚需楼盘售楼小姐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中,今年只出现2组外地客户。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盘现场中能再现那一波波熟悉的花衬衫、金项链。

  E 求生

  开发商“断臂”谋出路

  在民众的观点中,有几个行业是暴利行业,其中房地产业赫然在榜,提到它,一致反映是“不差钱!”。

  资本是逐利的,在前几年,很多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做家具的、卖饮料的、捕鱼的、卖酒的,他们斥资拿地、招募团队,一夜之间都成了房地产商。当然,丰厚的利润也给他们带来了回报。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和持久,房子卖不出去,银行的欠款要偿还,现金流成了拷问开发商的难题。是生存?还是断腕?在这个难题前,不少开发商最终选择了生存。然后,一个个低价楼盘面市,甚至不少在成本下之下,赔钱成了某种难言的结果。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房地产调控仍在继续,开发商的血流尽了,届时市场仍不见回暖怎么办?对开发商而言,这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噩梦。

  F 逆市

  商业地产“东风”强劲

  有人把住宅项目和商业地产比喻成两个孩子,坐在楼市“跷跷板”的两端,在一上一下中寻求平衡。

  在杭州商地产火热的前几年,商业地产总是不受待见,发展也总是受到各种束缚。而与此同时,住宅市场一片火热,成为了投资和置业的首选。

  “新国十条”后,投资性住宅需求受到了抑制,商业地产迎来了春天。杭州成交排行榜上,商业地产项目越来越多,越爬越高。在去年的下半年,商业地产一度成为成交量的支撑者,占据了楼市的半壁江山。

  今年初,住宅类项目的调价让所占比例有所改变,商品房重新找回了统治地位,但是商业项目势头仍旧不减。

  ●记者手记

  诸多悬念汇聚人居展

  调控已经过去两周年,我们也即将迎来调控后第五次房展会。政策还是那个政策,但是市场已经不是那个市场。

  本届人居展怎么样?是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从前4届调控中的房展会看,市场一直处于“严冬”,参展楼盘数量、市民参与人气和成交商品房数量都每况愈下。但是冷清的市场,却让人逐渐学会了思考,反思中,市场逐渐变得清晰,购房者心态逐渐变得冷静,开发商逐渐改变了观念。

  今年春天,开发商忍痛割肉,一个个新的价格体系被塑造,杭州房价回到了2009年大涨之前,前两年未置业的购房者重新赢得了一次新的机会。不仅购房者,开发商更需要这次房交会。这次人居展上,他们会不会趁机出手,成了较大的悬念。

  悬念的谜底,取决于开发商的诚意。据称,有数家开发商已经确定借助人居展的人气,在人居展现场宣布新的价格,打动购房者。

  每次深蹲都或将意味着一次高高弹起,不排除前四次糟糕的房展会都是在为本届积累腾空而起的能量。